的亂局十分相似。
雖然很早就立了太子,但太子的位置在這兩三年開始也不是很穩,不光有自己兄弟在針鋒相對,準備踩著太子這個儲君好上位。皇帝本人對自己親立的太子也越來越不滿了。雖說這種不滿還不到十分明顯的程度,但已經在慢慢削弱太子一系的勢力,這兩年已經有幾個支援太子的大臣被調職或者貶職就是最好的明證。看來為了手中的權勢,皇帝不光對自己的臣子不留情面,對自己的兒子也沒有情面可講。
太子現在是著急了,就算還不到方寸大亂,也沒好到哪處。皇帝越是削弱他手中的勢力,太子李瑋越想拉籠更多的朝臣來支援他。可惜他忘了,就算他現在是太子,但他也僅僅只是個太子,要想掌握更多的的權勢還是依靠著他的父皇,他想掌握更多的權勢,就是要從他父皇手中分薄他作為皇帝的權力,再有太子他手中的權勢皇帝也是隨時能夠收回的!也許太子自己也明白這個道理,只不過等待得太久了,上面的哥哥,下面的弟弟一個個在皇帝的支援下開始進入朝堂,是真的著急了。
太子在剛滿週歲的時候,就被立為儲君,做了快四十年的太子,作為儲君他不是不能等著他的父皇壽終正寢繼位。但現在自己的幾個兄弟漸漸長大,一個個進入朝堂,隨著每人手中掌握的勢力越來越大,這些兄弟的野心也開始顯現。
皇帝對這個自己親手撫育長大的太子曾經確實是非常寵愛,對於讓其他的兒子進入朝堂,初開始確實也只是為了輔佐太子,同時也為了更好的磨礪太子,讓太子能更好的學習御人之術,為君之道,可是他這種做法恰恰助長了其他皇子們的野心,以致事與願違。
現在已經有太子李瑋、大皇子李瑜、三皇子李珖都在對林如海進行拉籠,雖說林如海是現任皇帝的心腹,但也不敢太過得罪這些天之貴胄。皇帝現在都快六十歲了,誰知道最後是哪個皇子登上皇位,如果支援的那位落敗了,林如海在新皇登基後,絕對討不了好,只能儘量不著痕跡的推辭、拖延。三皇子李珖透過江南甄家一再施壓,並且又透過賈敏孃家來進行拉籠,賈母在近期的來信中也多次要求林如海支援三皇子。賈家的男人是一個比一個廢材,不過後宅的女人想法倒是挺多,竟在做著從龍之功的美夢。
林海知道賈元春現在已經進入了四皇子府,賈家原本來是太子的支持者,不過因為皇三子現在越來越被皇帝看重,在後宮有頗受皇帝寵愛的甄貴妃周旋,在江南又有如日中天的甄家銀錢的大力支援,登上皇位的呼聲日漸增高。賈家同甄家是老親,現在也開始在暗中支援三皇子,原本是想將在宮中任女官的賈元春弄到三皇子府,以便三皇子登基後,說不得也能謀得一宮主位,將來如果元春生有小皇子,也不是沒有更進一步的可能,可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賈元春被指到四皇子府了,讓賈家大失所望。
想著原劇中林如海最後的結局,好像是在林黛玉10歲左右的時候病逝,那時現任皇帝已經退位做太上皇,登上皇位的是開始最不被大家看好的四皇子,也許原劇中林如海的去世,不光是因為生病,也有因為是前任帝皇心腹或者支援的不是四皇子,而被登上皇位的原四皇子清算,這麼一個重要的位置怎麼也要給自己的心腹才放心。
現在林海來到這裡,要保住林家,更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寶貝兒子,怎麼也不能落到原劇中的結果。想到原劇中,林家在林如海病逝後,只有孤女林黛玉,攜帶著萬貫家財到賈家,結賈家建了一個花團錦簇、奢華無雙的大觀園,自己最後卻落了一個淚盡人亡的悲慘結局,賈家也被新皇抄家流放了事。
在目前看來,還是要多依靠現在的老皇帝,看在林海守護江南鹽稅這個錢袋子的份上,皇帝也要對林海維護一二。其他皇子有皇帝看著,就是拉籠不成,想要下狠手還是要多加考慮,現在的爭鬥也沒有到最激烈的時候,大家還遮著掩著。不過如果有可能的話,能在暗地裡同四皇子搭上一點關係最好。到時四皇子登位,就是不能成為新皇的心腹,看在登基前對他有所支援的份上,全身而退應該沒有問題。不過最好是在明年第二任期滿後,皇帝能接受他的辭職請求,離開這個“火山口”,調到京城,就是不能得到重用,在新皇登基以前,能在禮部任個閒職也好過現在這樣每天提心吊膽。
林海又想到以前林如海的同年親威朋友方面,很多現在也少有聯絡,因為遠離京城太久,加上賈敏自恃國公府嫡女的身份,對林家以前的親朋故舊,包括林如海的的一些同年,都很是冷淡,關係漸漸也就疏遠了。
一些迎來送往都是後宅的當家主母來負責的,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