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種,一邊幻想著秋天收穫大把大把的票票,某甜直笑得眼淚鼻涕口水奔流直下。
第二十二章 過年了 女子茶室想要正式開張還有很多前期準備工作要做,如今年節將至,甜兒可不想過年都在工作,該休息放鬆的時候還是要休息的,左右茶樓現在是自己家的,不用給房租,關門停業也不會有什麼損失,所以甜兒決定把準備工作都放在年後。
來到京城已經有十日,算算日子,今天已經是臘月二十了,大周的京城就在後世的南京,這裡的冬天雖然不像北方一樣冰天雪地寒冷刺骨,卻因為常常下雨,而顯得潮溼陰冷。
進入臘月二十之後,林大娘就更是忙碌了,忙著採買年貨,指揮家裡的下人重新收拾打掃屋子,又要督促廚房做年糕,而甜兒則是被林大娘貼身帶在身邊,學習年節的一些禮俗和禁忌。
以前過年也就是逛逛街,購購物,看看燈會,春晚,一家人吃吃餃子年糕。哪裡有這麼多的講究和忌諱,甜兒心裡雖然腹誹,卻還是認真地拿了筆一項一項地記錄了下來,這筆記還是保留到後世,那可是後世研究古代年節習俗的重要文獻啊,甜兒想到這裡,不由地更認真了,睜大了眼睛,豎直了耳朵,緊緊跟著林大娘,生怕錯過了哪個重要環節。
臘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一臉嚴肅的林大郎帶了林二郎和家裡的男家丁,在擺放了豐富祭品的灶王爺祭臺前,對著灶王爺磕頭祭拜,口裡還唸唸有詞,不外乎是請灶王爺到了玉皇大帝那裡為林家多多美言幾句,保佑家宅平安之內的。因為自古就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所以甜兒等一干林府女眷只能迴避在屋內,以免灶君大人生氣。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因為先前林大娘就指揮府裡眾下人徹底打掃了房子,所以在二十四這天主要是主人家象徵性的拿了笤帚到處掃一掃,是為掃走一年黴運之意。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因為林家早就準備好了年節的肉食糕點和所需的各種年貨,所以這兩天大家倒是歇了一口氣,林大娘也是趁著大家歇氣,給府裡的人每人都發了一套新衣,讓大家在二十八洗邋遢這一天洗整完後有新衣可穿。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二十八這天大家洗整完畢煥然一新後就開始忙著在府裡貼窗花、貼對聯、掛門神。
二十八過後,林府已經是一片喜氣洋洋,煥然一新的面貌。
臘月二十九是祭祀祖先的大日子,因為是重回京城的第一個年頭,林大娘準備給祖先的祭禮甚是豐厚,儀式也是頗為嚴肅凝重。
還是林大郎帶頭,後面跟著林二郎,林大娘和甜兒(姨娘是不能祭祀祖先的),手持香燭,三跪九叩,虔誠地向祖先進香,然後就是林大郎誦讀了一篇深情並茂地祭文,讀完後焚燒以傳先祖。儀式完畢後,林大郎帶領全家跪地請祖先吃席,一直到香燭燃盡,表示祖先已經吃完,才起身焚燒了給祖先準備的紙人紙馬,紙房和紙錢,燒完後,再跪地送祖先離去,整個祭祀活動也就結束了。
甜兒只覺得不停地跪地,不停地磕頭,弄地有些暈頭轉向了,還好這祭祀大事完了之後,年節後面節目的就只剩下吃喝玩樂了。
前世甜兒父母在世的時候,每個春節都是一家三口開開心心地一起過的,父母去世後,甜兒就孤孤單單一個人過了五個春節。如今有這麼一大家子人陪著自己過年,甜兒突然想,有家人的日子,真好。
三十這天,廚房做了很多年糕和小點心還有炸肉丸子,允許府裡的下人們敞開了吃,這可高興壞了那些小孩兒,到處可見手裡拿著各種點心的孩子到處跑,四處瘋玩。
甜兒和小櫻還有柳嫂子的女兒小雨也吃了不少,待到年夜飯上桌的時候,甜兒才開始後悔了,吃了太多的零嘴,正式的大餐就只剩下看的份的,因為實在是吃不下了。
年夜飯講究的就是吃的久,要從今年的晚上吃到來年的早上,當然只是吃飯肯定吃不了那麼久的,到後面基本就是聊天,沒人再動筷子了。
甜兒在一旁笑嘻嘻地坐著,聽林大娘嘮嘮叨叨,什麼去年我們怎麼樣,來年我們要怎麼怎麼樣,又把全家的所有人都拿出來點評了一下,還做了今年一年的年終總結,很有些領導的味道。
接下來就是林大郎繼續的賭咒發誓一定要發奮圖強,好好用功讀書,重振家業,為娘再掙一個鳳冠霞帔一品的誥命,為弟弟妹妹做好榜樣,如此之類。
然後是林二郎也發表了新年感言,不過是什麼定會襄助大哥光耀門楣,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