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瘦弱型的,WZZ到了CBA可以和姚名對抗,但到了NBA他就適應不了,這也不光是運氣或籃球智商的問題,在身體的綜合情況上,WZZ跟姚名差的太多了。
而李建安一方面力量很強,速度雖然說不是很快,但應付2…4號位的大部分球員都沒有問題,在適應了場上的對抗之外,雖然在球隊的位置一變再變,也是磕磕拌拌的,但得益於一開始就給教練的好印象,范甘迪從來沒有排除在常規輪換陣容之外,球隊裡面始終有他的一席之地,這樣就是有什麼問題,可以調整改變來適應球隊,第一個賽季就能在球場和球隊站穩腳,李建安就成功了第一步,然後打出不錯的資料,成為球隊當仁不讓的主力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極度鬱悶的畢比
國王隊從來不把組織權完全交由控球后衛控制,一方是戰術上的需要,但就算是不執行普林斯頓打法,也不一定非得用控球后衛來組織,內線的布拉德。米勒場均3…4次的助攻,小前鋒阿泰斯特那裡還有3…4次,無怪畢比的助攻數到了國王后總是在4…5之間徘徊,現在除了這兩位,又多了一個馬丁,其實畢比也很鬱悶,自已並不是沒有助攻能力,雖然自我感覺跟基德、納什這些人有差距,在灰熊的後兩年,平均每場可以拿到8次以上的助攻,誰知道到了國王后,一開始是迪瓦茨和韋伯,這兩位都是助攻好手,特別是韋伯,不管視野還是傳球技巧和意識都遠勝一般的控球后衛,更是讓畢比無奈,自已一個正牌的控球后衛,不管什麼都比不上人家一個前鋒,怎麼好意思開口要控球權。
畢比只好安心地做一名頂著控球后衛名頭的得分後衛,好不容易等這兩個人走了,米勒又接班了,然後又來了一個阿泰斯特,一個個都是不安心自已本份工作的人,後來的馬丁,大概覺得畢比又老搶自已提分後衛的工作,乾脆我也組織好了,畢比只有更加鬱悶了,怎麼都是搶我的活幹,那我幹什麼呀,畢比感覺自已雖然拿到球隊最高的工資,卻什麼都不需要做,真是讓人鬱悶到了極點。
這不,凱文。馬丁控著球,畢比做著無球跑動,米勒提到高位來接應,順便接到控球權,看大家都沒有跑出出手時機,就把球傳給阿泰斯特,由阿泰斯特來決定怎麼打,阿泰斯特看李建安防守的甚是牢固,乾脆再回傳給米勒重新組織,整個過程誰也沒有想過那邊還有一個控球后衛。
球轉了一圈,又回到了馬丁的手裡,馬丁看到大家都沒有好進機,乾脆自已出手算了,一個漂亮的空切,就把麥迪閃過,麥迪根本沒有管他,我防你外線出手就行,你想進內線隨便,只要不怕被蓋,果然馬丁在內線轉了一圈,感覺出手的話進的可行性不超過10(百分號),又重新跑出來再度讓普林斯頓運轉起來,這時候畢比也跑出位置了,馬丁的傳球也到了,一個跳投,畢比拿到兩分,馬丁拿到一次助攻。
轉過來李建安在馬丁的頭上跳投命中,把比分再度扳平,由於阿泰斯特去防守麥迪,馬丁只好換位來防李,李建安要說阿泰斯特的身體,確實棒的象棒子一樣,馬丁就差遠了,輕鬆的抗一下馬丁就失去了位置,那還不是由著李建安得分。
馬丁不服氣呀,控著球向李建安衝去,決心在這個菜鳥身上把面子找回去,剛衝過李建安的防線,手中的球卻留給了人家,不是阿泰又重新在麥迪手中斷了回去,肯定要被火箭隊打一個快攻。
形勢突變
球在籃框上轉了幾圈,還是落在了外面,海耶斯就是這個技術了,范甘迪不是沒有想過法子,教教不會,自已領悟領悟不了,不過這次海耶斯將功補過,搶到了這個籃板,球權仍然是火箭隊的。
雖然還是無人防守,這次海耶斯卻不敢再去嘗試了,浪費一次沒關係,再浪費范甘迪非吃了他不可,急忙將球傳回給阿爾斯通,讓阿爾斯通繼續開始組織。
阿爾斯通揮手打出一連串的手勢,指示場上的眾人執行那一套戰術,然後把球傳給姚名後,自已溜底線過去,把防守人帶過去的同時,從姚名手拿到球,傳給弧頂的麥迪,麥迪高高地拔起來,一個乾淨利落的三分命中,火箭隊開始領先對手了。
火箭隊的五個人象一個有機的整體,防守的密不透風,水潑不進似的,國王隊在兩種進攻體系中來回搖擺了幾次,也沒有找到出手的機會,最後匆忙出手球打到籃框上,彈到阿爾斯通手裡的時候,24秒的哨聲響了。
先是領先對手三分,再防守對方一個24秒違例,場上的形勢頓時被扭轉的向火箭隊這邊移動,雖然有全場球迷的幫助,也改變不了這種趨勢,國王隊的教練看到已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