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變成巨無霸,他們也沒那個時間了,新賽季的大幕即將開啟,他們頂多是做做微調,交易一兩個人而已。
真想在陣容上和凱爾特人一較長短,這估計只有等待下個賽季的轉會市場開啟了,擁有四個全明星坐鎮帳下,這個造型可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不管這賽季戰績如何,反正安吉已經讓凱爾特人成了萬眾矚目的目標,而且光是賣球票,波士頓也難得的迎來一波購票高峰,套票基本上是銷售一空。
這對於過去幾年最好銷售記錄也不過就八成的波士頓來說,簡直難得一見。
球票,球衣銷售,這些能體現商業價值的東西,都因為加內特他們的到來開始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旺盛勢頭,而陳鋒始終都能排在商品銷售榜的第一位。
甚至這種浪潮已經引起了不少人的討論,是不是真的應該在大都市的球隊身上投入更多,然後為他們付出大筆薪水的同時,也能得到豐厚的回報率。
至少安吉忙乎了一個夏天之後,他做到了這一點,隨著明星球員來的,不光是關注度,還有最實惠的經濟收益,這才是讓其他球隊最為驚歎的一點。
都知道明星能帶動消費,只不過四個全明星聚集在一起,這效益著實驚人!
就連尼克斯隊的球迷都說,如果紐約有這陣容的話,他們寧可把信用卡刷爆,也會買場邊最好位置的套票,不為別的,就為了近距離的欣賞明星範兒。
波士頓很少走這種明星路線,不過現在偶爾走一把,已經算是走在了所有球隊的前面,哪怕以後還有球隊能組成這樣的陣容,也只能是個模仿者而已。
反正折騰了一個夏天,新聞效應有了,經濟效應也有了,凱爾特人現在唯一需要的,就是在賽場上證明自己,他們的這些交易,可不光是為了好看的。
季前賽的兇猛勢頭已經表明了這幫傢伙的態度,敢小瞧他們?那是找死呢。
所以不管是哪個評論員,在常規賽開始前,也都已經隱隱的把凱爾特人當成了大西洋賽區的老大,這完全是實力上的差距,不容你有什麼反抗的餘地。
新澤西籃網和猛龍隊也許在主場還能有點兒機會挽回顏面,但要是整個賽季拼下來,估計已經面臨球員老化麻煩的籃網,還有始終無法擺脫被剋制命運的伯什都找不到可以反擊的機會,對上凱爾特人隊,他們就只能是認命了。
雖然嘴上都說著要爭取最好的常規賽戰績,但跟凱爾特人同區的那些對手都明白,這賽季自己只能是個陪襯,想搶波士頓的風頭,那除非是有奇蹟了。
只有真刀真槍的和他們拼一把,才能明白差距在什麼地方,何況裡弗斯一直都是在練兵,他還真沒豁出去死磕任何人,可這種陣容,練兵你也受不了!
現在大西洋賽區的競爭對手們,都準備退而求其次了,爭奪頭把交椅這種事兒,這賽季果斷是沒戲,要是真想絕地反撲,只能是默默的積攢實力了。
至少季前賽結束的時候,猛龍和籃網之間的競爭態勢更明顯一些,能不能殺進季後賽,估計就看這兩支球隊之間的勝負關係了。
但對於凱爾特人隊在這個賽區的威懾力,恐怕季前賽已經傳遞的足夠多了。
不過也有人在報紙上指出,季前賽不過是常規賽開始前的練兵,在這個時間點上搶再好的成績,也不過是個花架子,這代表不了常規賽之後的走向。
大部分球隊在這個階段都以練兵和磨合陣容為主,很少會真刀真槍的死磕。
當然,說這些話的人,肯定是很少看凱爾特人的比賽,光憑自己的臆想就夠了,他們肯定不知道籃網和猛龍他們也曾經很拼命的掙扎過。
只是在面對那如潮水一般的進攻火力時,任何掙扎,都只能是帶來更兇猛的壓制,季前賽的碰撞,已經給這兩支球隊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陰影。
特別是猛龍,本以為在季後賽錘鍊過,應該可以輪到他們崛起了,結果現在還沒等到自己狂野一把,凱爾特人的綠色狂潮,已經把這些傢伙淹沒了。
現在猛龍隊就跟白堊紀後期的那些倒黴鬼一樣,想稱霸,但現實已經不允許了,他們只能在旁邊站著,無奈的看著接替自己的人,從身上跨了過去。
只不過這些親身感受,無論是籃網還是猛龍,都不會主動跟其他人去挑明。
他們輸了,可到底是有反抗餘力還是真的被打得一敗塗地,這隻有他們自己清楚,而留給外界的印象,很多就是認為他們在練兵,沒有選擇死磕到底。
其實抱這個看法的也不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