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房的了。
“二房表嬸。不過她也沒明著提,瞧那意思,也不是眼下就要送孩子過來,像是想略打聽一下的樣子。”範氏答道。
“唔,想是順便一打聽吧,要真想來的時候,自然該有表兄帶著孩子來。”夫妻兩人又說了些家裡的瑣事,頭髮也慢慢幹了,這才收拾了歇下。
第二日範氏處置完了家務,把陳嫂子單獨找了來,將自己的意思說了:“……我也知你家裡一向事情也多,只是豐姐兒這裡我總顧不上,你也撒不開手,才一直賴著你這些時候。眼下豐姐兒也該讀書了,正巧我們太太從京裡回來,也有空閒帶著她,我就想著放你家去。你這一向替我帶著豐姐兒實在辛苦,又奶了她那些時候兒,我也沒什麼好東西,這裡有十兩銀子,你拿回去填補家用吧。”
又指了指特意叫青杏找出來的一包東西:“這裡是舊年攢下的一些衣裳料子,不是什麼好東西,但勝在輕薄軟和,帶回去給孩子或老人做衣裳都是極好的。”又指著另一包說:“這是我的幾件舊衣裳,大多隻穿過一兩回,我看你身量和我差不多,拿回去穿吧,不要嫌棄。”
依著陳嫂子自己是絕不願意回家去的。她在嚴府裡每月都有月例拿,又吃得好住得好,逢年過節的,奶奶還有賞賜。最要緊的是,每日裡只須看著豐姐兒一個孩子,不用幹旁的活兒,只偶爾給豐姐兒做點針線罷了。今日這一旦回家去了,少了進項不說,可再不能過這樣的好日子了。
可眼見奶奶說的話兒雖都是商量口吻,行事全沒半分迴轉餘地,陳嫂子為人又一向老實聽話,因此只得屈膝行禮答道:“奴怎麼敢嫌棄?奶奶的東西自然都是好的。只是奴在這裡伺候姐兒,該當的月例一應都有,怎還好意思再要奶奶的賞兒?”
範氏扶她起來:“千萬不要客氣,我也不是為別的,是為你待豐姐兒的一片心。以後家裡無事,只管過來坐,大夥閒來說說話。”
說起豐姐兒,陳嫂子帶了她幾年,不免有些不捨,眼圈一紅幾乎掉下淚來,她忙忍住了,答範氏的話:“再沒見過姐兒這麼乖巧的孩子,真是可人疼,再任換一個人來,也只有更疼她的。”
哪個母親不喜歡別人誇獎自己的兒女,範氏聽了此言也不免心中喜歡,對陳嫂子倒有些不忍了,拉著她的手又安慰了半晌,又說可緩兩天待豐姐兒正式讀書了再回家去,又是再三叫她以後常來,絮絮說了好一會,才放陳嫂子回去了。
當天晚些時候,嚴仁寬把嚴誠和豐姐兒都叫到自己的小書房。嚴家本就地方不寬敞、房屋有限,因此嚴仁寬就把自己院裡正房旁邊的東耳房做了個小書房。不過他從前也不常用,之前嚴景安不在家,嚴仁寬日常見客或讀書寫字就都在前院大書房裡。今日因是要和兒女說正事,就把他們叫到了自己這個小書房。
這間小書房空間不大,佈置的也甚為簡潔,裡面靠牆是一溜書架,上面磊滿了書,旁邊放置著一架書案和一把圈椅。嚴仁寬走到書案後坐到椅中,讓一雙兒女也在對面凳上坐了,才開口說話:“前兒我和你們祖父說話,他老人家說現在回來也有陣日子了,該走的親戚也走得差不多了,就想收了心專心帶你們黃世兄讀書。”
嚴仁寬微笑著看向對面的一雙兒女:“誠哥兒如今才入學不久,你祖父想著,你正可以和著愨哥兒一塊,兩個一起教恰是正好。”嚴誠一聽此話眼睛頓時一亮,小臉上的欣喜已經透了出來,旁邊的豐姐兒卻還是一臉懵懂。
“正巧豐姐兒也該讀書認字了,你們祖母就說,一個兩個也是教,不妨帶上豐姐兒一塊。”嚴仁寬笑著囑咐嚴誠:“以後你們三個一塊跟著祖父讀書,切要記得,於愨哥兒,你是主他是客,萬不可輕忽怠慢;於你妹妹,更是要好生照管著,不可頑皮淘氣,一塊好好讀書才是正經。”
嚴誠站起身來一一應了,最後忍不住問:“只孩兒和妹妹跟著祖父讀書麼?哥哥呢?”
嚴仁寬很欣慰兒子能想著長兄,微笑答道:“你哥哥跟毛先生讀書讀的正好,就不和你們一處了。”
旁邊椅子上的豐姐兒看一眼父親,又看一眼她二哥,撅了小嘴說:“我想跟著大哥哥讀書!”
作者有話要說:
11開課
嚴誠看她想下地,就起身伸手扶她下來,嚴仁寬坐在原位看著女兒笑:“你哥哥自己還沒學明白,怎能教你?”豐姐兒下了地跑到父親跟前,趴倚在父親膝頭,仰著脖子瞪著圓溜溜的大眼睛看著她父親說:“那我也不要和二哥哥讀書,他總嫌我笨。”說著又撅了嘴。
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