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後面緊跟過來的球球見到這個情形,立馬兒吃醋的低聲嗚嗚著,開始威脅可憐的笨笨了,把甲板上的人都給逗笑了。
玉玲瓏彷彿意識到她說的太多了,從此不在說起這方面的話題,連外面世界的事情都不說了,鬧得諸葛均、黃承彥和甘寧三個大男人的心裡癢癢的,可不管他們怎麼想方設法的套話,玉玲瓏都不說了,問急了就換上一副笑眯眯的表情看著他們,一副打死也不說的架勢,那三個老中青男人鬧了幾天,也就無奈的消停了下來,不過,玉玲瓏的話,卻深深的刻在了他們的心裡,讓他們反覆的咀嚼、回味,被偷聽到的玉玲瓏暗自腹誹,嗯,都快趕上老牛反芻了,呵呵。。。。。。
當船到重慶時,甘寧熱情的邀請玉玲瓏等人,一定要去他家裡坐坐,他父親早就想見見玉大小姐了,玉玲瓏也很想去看看這個時候的重慶,瞭解一下此時益州的情況,兩人一拍即合,黃承彥和諸葛均當然沒有異議。
第四十一章 益州現狀
玉玲瓏一行人將船停靠在甘家自己的大碼頭上,甘家早已接到訊息,知道他們的大少爺回來了,早早的就派人來迎接,男男女女的好幾十人,馬匹車輛一大堆,惹得玉玲瓏暗自偷笑,甘寧臉上一紅,連忙招呼人來搬玉玲瓏他們送給甘家的禮物,騎上甘家準備的馬匹,坐上舒適的馬車,大家浩浩蕩蕩的向甘寧距離江邊不遠的家走去。
甘寧甘興霸的家在現在的重慶忠縣,此時被稱為巴郡臨江,巴郡最大的門閥是嚴家,也就是嚴顏的家,嚴顏自己是巴郡太守,玉玲瓏出來的時候,黃忠讓她帶來一封信給嚴顏,可是嚴顏此時前往巴東駐守,並不在家,而甘寧的父親跟嚴顏是好友,這信也就讓玉玲瓏交由甘寧的父親轉交了。
甘寧的父親今年五十整壽,這也是甘寧跟隨玉玲瓏歸來的理由,嗯,雖然這個理由很牽強,畢竟早了半年多來祝壽多少有點兒奇怪,可他也無所謂,他的父親是個對待孩子極其寬容的人,所有的精明都用在了生意上,又只有甘寧這麼一個兒子,更是放縱的不得了,可謂是個二十四孝父親,只要他兒子高興,他就滿足了。
此時的益州,民風彪悍,各民族矛盾重重。
漢人跟蠻人相護戒備,蠻人之間戰爭不斷,大到民族仇恨,世代恩怨,爭奪生存地域,小到為了一隻跑到鄰人那裡去的雞,都有可能引起血腥的大廝殺,整個村寨、部落也許就因為一隻雞,而灰飛湮滅,屍骨無存,血流成河。而漢人也沒好到哪裡去,他們跟蠻人爭奪,肆意的欺凌和虐殺蠻人,因為他們如果落入了蠻人之手,也會遭到同樣的命運,有漢以來數百年,益州彷彿一個未開化的地域一般,科技水平低下,經濟發展也比中原差很多。
自從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東漢初年中原大戰、初平元年的黃巾大起義以來,大量的北方、中原老百姓、工匠、落魄世家,不畏“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真實說法,克服了無數的艱難險阻,拋下無數的老弱婦孺、累累白骨,穿過益州重重大山,來到這裡尋找自己的一方樂土,而好不容易來到這裡的,可謂都是意志極其堅定的人了,面對著彷彿原始社會的益州原住民,可謂是如魚得水,迅速建立起自己的一方勢力。
此時的益州牧劉焉字君郎,他是西漢魯恭王劉餘(漢景帝第五子)的後裔,以漢朝宗室身份,曾經拜為中郎,歷任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幽州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後因益州刺使郄儉在益州大事聚斂,貪婪成風,加上當時天下即將大亂,劉焉欲取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割據一方。於是劉焉向朝廷求為益州牧,封陽城侯,前來益州整飭吏治。後來郄儉為黃巾賊所殺,劉焉進入益州,派他的養子張魯盤踞漢中,張魯截斷交通,斬殺漢使,從此益州與中央道路不通。劉焉進一步對內打擊地方豪強,鞏固自身勢力,益州因而處於半獨立的狀態。
劉焉在幽州太守任上時,曾經和盧植一起抵禦黃巾軍,見到過盧植的學生劉備,當然,有劉焉這麼個正經八百的漢室宗親在,劉備就算是削尖了腦袋,也要往前湊乎啊!聽說劉備也是漢室宗親,(那是當然嘍,劉備言必稱自己為。。。。。。算了,太累贅,每次說句話都加上那麼長一串兒,他也不覺的累得慌?!劉備旁白曰:當然不累了!嘿嘿,習慣就好,習慣就好啊!嘿嘿。。。。。。)再一看劉備儀表不俗,言談有禮,很有些風度,在抵禦黃巾軍的過程中,又得到了劉備帶領的二弟關羽和三弟張飛協助,所以就論及家譜,將劉備認作侄兒,算是正式承認了劉備的漢室宗親地位。
唉,假到真時真亦假啊!
玉玲瓏暗自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