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茶盞時稍重了點,是在敲打華老夫人務必要華家與張家關係相溶,如此才好謀大氣。
乾王,莊貴妃之子,一旦是乾王登基為帝自然更是將謝家地位榮升數等,成為真正皇戚。在榮安太后心裡,真正的孫子也只有乾王,親孫女自然是八公主了。
華夫人心中一冽,連連道:“太后放心,臣婦定不會讓太后失望。”
“如此就好,改日得空你去蛟山御府也走一遭,光叮囑純兒無用,還需要給御錦凰一個下馬威方可!”
什麼時候來個下馬威得要看好時候才行,正當華夫人還在尋思著怎麼跟華瑞純說時,年輕有為的張丹庭直接對華瑞純提出來要將有孕的通房丫鬟提為姨娘。
這下可好,本來火氣未消的華瑞純直接是將張丹庭送在正房外面,連被褥之類的通通讓丫鬟們抱出去,放言,“以後不許張丹庭踏進院子裡半步!”
年輕有為的張丹庭已是受夠了,惹不是顧忌華家背後的榮安太后早就將幾年無所出,又善妒的華瑞純休棄。
張丹庭的母親柳氏也是氣得不行,兒子不過是讓個跟了身邊幾年的通房丫鬟提為姨娘,做妻子若是個賢淑的只有應下來的份,哪能把丈夫關在門外,連房門都不讓敢!
豈有此理了!這事兒她是沒有辦法處理得讓親家上門才行。
華夫人自然是又氣又恨地過來,嫡子都沒有就已經有兩個庶子,一個庶女,她家捧在手心裡的女兒在婆家受了氣,她做母親不但不能站出來撐腰,還要一味勸著女兒忍讓,華夫人是一嘴的苦,說都沒地兒說。
在屋裡勸好了華瑞純,華夫人才去柳氏的屋子裡,柳氏聽聞原來兒媳是氣通房丫鬟懷了孕在她面前耀武揚威,偏地自家兒子還讓她忍著些,老臉也是通了下。
立馬道:“親家您這一說我都無地自容了,丹庭也有錯;丫鬟就算是懷孕也是個丫鬟,再矜貴也斷不能越過嫡妻,再說了,生下的孩子與她又有什麼關係,瑞純才是孩子的母親。”
是在告訴華夫人丫鬟生下的孩子直接是換到華瑞純身邊養了。
對這個結果華夫人還算是滿意,不過才懷孕一月餘,能不能生下來都是一回事。
等到兩頭都說通後,華夫人才與柳氏說明來意,柳氏一聽是要將位通醫理,最懂調養婦人身子的婆子留給華瑞純豈有不同意的道理,自是歡歡喜喜謝過安排好婆子住處。
那婆子是懂醫理,更是華夫人派來盯緊華瑞純的,要的就是要讓華瑞純無法與錦凰有聯絡。
千算萬算沒有算準的是華瑞純知錦凰住處竟是從張丹庭嘴裡得來,原來那日華夫人走後,華瑞純放下身段特間打扮了番前去書房告罪。
張丹庭明白自已此次也有過錯,夫妻二人相互告了罪便在書房裡溫存了一番,當晚上又歇在正房裡聊了會子天,一聊就聊最近議論最多的蛟山御府小姐御錦凰,在宮裡請了位教養嬤嬤十天不到就氣走了,可見真是個屢教不改的野性子,誰娶回來是上輩子造了孽。
本欲要睡的華瑞純眨了眨眼睛,沒有多說,心裡卻盤算著也不知道說的是不是她所認識的錦凰,改明兒去瞧瞧才行。
再看看剛才親熱過的丈夫,華瑞純的眼底沒有一點溫情,這樣無情無義的夫君她寧肯不要!只是,還得要與他虛與委蛇一段時日才行。
故而,在華夫人還沒有行動前,和好到跟蜜一般甜的華瑞純與張丹庭說是要去大安寺許願,求菩薩顯靈能讓她早早懷上麟兒,還與婆婆柳氏說為顯誠意打算在大安寺沐齋五日。
柳氏豈有不同意的,而她昨日受了風寒沒有法子一道前去,華瑞純為表孝心便把華夫人給她的婆子留了來,收拾好後次日便與張丹庭去了大安寺。
張丹庭公職在身是不可能陪著她住五日,只將她送到大安寺又好生溫言了幾句便回了張府,華瑞純存了心思要離開張丹庭豈會真來求子,為不引懷疑在大安寺老實呆了三日,到了第四日頭上便說要去蛟山踏青去。
三月春華正是踏青好時節,嫩柳舒垂,粉櫻疊疊,帶著兩個丫鬟的華瑞純僱了頂轎子便前去了蛟山。
瑞王今日也來了,趁著天氣晴朗膝蓋裡不怎麼疼,便命人備了轎子前往蛟山。
御府裡的清晨總是比別家來得早,原由是錦凰習慣在天色未明,曉星殘存時起床。再加上她還有個不太好的習慣,喜愛清晨沐浴,故而御府裡的僕人總是比別家要起得早。
你說御家最大的主人都起床了,你做下人的還想賴床不成?
早早裡御府下人們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