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3 / 4)

小說:唐朝一家人 作者:古詩樂

到處躲藏。最誇張一次,竟逃到房樑上去。彷彿是因為性命垂危過一次,她深藏的野性又迴歸了不少。

孟清對此未有何怨言,只將初七當做孩子一般哄勸,甚至吃食湯藥都親力親為,夜晚也不離左右。久而久之,初七也越發對孟清親近起來,彷彿被他馴化了一般。

此事雖使夫妻二人日漸相處融洽,夜華卻因為孟清久久滯留不走而幾次相勸。孟清雖知其中道理,卻每每推遲啟程日期。如此姑息態度,夜華終於果斷地帶了一柄長劍,跪在孟清面前,直言諫道:“郎君,北方形勢迫在眉睫,新君要平天下,亂臣賊子橫行無忌,致使各地戰亂,群雄並起。若再不謀劃將來,恐大事去矣。夜華斗膽以死相諫,郎君若覺夜華有錯,以此劍斬殺夜華首級便可。”

孟清嘆了一聲,接了那劍,道:“夜華,你說的我很明白。可惜你未曾有過家室,不懂其中無奈。野心和心愛之人無從相比。我心意已決,下次別再帶這樣的利器來了。”

夜華見孟清竟是毫不動搖,還待要勸,卻見長劍突然沒入他前膝前三寸處,發出嗡的一聲鳴響,令人不寒而慄。事已至此,夜華縱有千種理由勸諫,也只能獨自吞回肚中。

不過,他也不氣餒,既然從正面入手不成,可以曲線為之。初七是整件事的關鍵所在,只要由她出言勸說,定是事半功倍。此計雖好,但夜華最為擔心的,莫過於初七的神智是否能夠理解他現在所處的困境,進而懂事地幫忙一把。可惜他遠遠沒有料到,初七乍一見到他,竟連他是何人也記得模糊不清。

“夫人忘了夜華不成?”夜華趁著孟清難得離開的片刻功夫,好不容易找上玩了半晌雙陸的初七。多日未曾相見,初七比之錦城雪災之時,又瘦弱了許多,令夜華有了一絲憐惜。可惜她卻一副陌生的表情,對著夜華的臉差點便要喊叫起來,讓花了多年心血教育初七學識的夜華深感挫敗。

“我記得、記得的。你是……你是……”初七一陣慌亂之後,扯著頭髮想,直覺得那名字已快呼之欲出了,卻仍差那麼一點火候。

“你將我忘卻,難不成教你的那些東西都也付諸東流了不成?”

如此熟稔語氣,初七這才算想起夜華是何人,遂恭恭敬敬地稱了一聲“老師”。縱有如此才高八斗的博學之師,他從前所教,已十喪八九。如此答案,初七萬萬說不出口,只有哼哼唧唧,半晌沒句完整的話。

夜華髮覺原來根本指望不上初七,心中便是狠狠嘆息了一聲。初七見了忙問:“今日天氣這樣晴好,老師有何煩惱?”

“我只煩惱為何收你這樣一個本來就半吊子不成器現今又痴傻懵懂的蠢丫頭做學生。你若想問我有何煩惱,不若先替我解決煩惱。”

初七認真地點了點,一副願聽教誨的模樣。如此,方讓夜華找回些為人師表的尊嚴。他很快將意圖用最為淺顯易懂的話語告之,又確信初七每字每句都明白透徹,方才趁著孟清回來之前的短暫空隙,寄以厚望地離去。殊不知,初七卻因這一番煽動而大大地惹出了一場災禍。

作者有話要說:期末複習緊張,抽空冒個頭。

79

79、欣蘭 。。。

79

錦城城郊住了戶姓白的種田人家,家裡唯有一個十歲的女兒名喚欣蘭。因與崔家比鄰,兩家人多有來往,不是你送我一斤白菜,就是我送你幾捆辣椒。如此經年,娉婷與欣蘭也成了要好的手帕交。

欣蘭雖說才十歲,卻因喜看雜耍百戲而染了些江湖氣,與文氣的名字完全相悖,跟那些走南闖北的江湖客也很是投緣。每每去崔家呼喚娉婷時,她總也扯著嗓子喊上幾聲。

今日她這一喊,娉婷過了好一會兒才匆匆跑出來對她噓聲道:“小聲些,我三姨家來了!”

“三姨?”

“還有我三姨夫也一起。”

欣蘭對三姨夫倒是如雷貫耳,平日娉婷多半說的都是他的事。據說這三姨夫叱吒風雲,富貴無邊,集傳奇於一身,長相也特別耐看。欣蘭於是道:“不如讓我瞧上一眼,你嘴裡說的天下無雙的人是怎麼個模樣?”

“你以為是看戲嗎?三姨夫一來,家周圍都是埋伏。你能到我家門口是因為事先跟三姨打過招呼。不然,我家門檻你都見不著就……”

娉婷還未說完,她身後突然蹦出一團小東西,仔細一看才知是個小娃娃。那小娃娃活潑得緊,纏住娉婷便要她帶自己出門。

欣蘭道:“這難道是你那小表弟?”

娉婷將安兒帶到跟前介紹道:“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