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機構不是有商業間諜就是有相關部門的人混在裡面。現實中的世界,是個小偷和強盜橫行的世界,充分反映了人類的劣根性。
送走柳哥,李莊暗自慶幸,柳靜的麻煩終於擺平,這個不容易。他沒想太多,轉頭就鑽進六角大樓,忙得不可開交。
威森科技旅行團並沒有在澳洲呆太長的時間,實驗室的專案多,工作壓力也大。李莊忙著充電,主要是關於材料學和超精密加工的,何修文和阿克曼在忙聯合攻關小組的事情。他給了何修文一堆資料,主要是關於鋰電池方面的技術,奈米電極製備、電解液配方包括隔膜紙的技術資料。
何修文隨便掃了一下便大喜,特別是看到隔膜紙的工藝及技術說明後。隔膜紙這東西看起來不怎麼起眼,其實需求量很大,目前國內年需求量超過5000萬平米。如果電動汽車大規模推廣,將遠超這個需求量的數倍;要求也不低,直接影響電池內阻、放電容量、迴圈使用壽命等重要引數,國內有為數不多的幾家工廠在生產,效能談不上很好。柳哥工廠目前用的隔膜紙不是花旗國貨就是日本貨,優質電芯都用單層PE隔膜,普通的用PP/PE/PP三層複合隔膜。
目前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錳酸鋰和磷酸鐵鋰的爭論非 常(炫…書…網)激烈,兩者各有優缺點,但跟國內大部分的科研人員一樣,何修文傾向於磷酸鐵鋰。國內目前這方面水平還一般,奈米顆粒只能做到50左右,和國外差距比較大,國外已經在研究20~30奈米級別的製備。磷酸鐵鋰作為動力電池優點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兩條就是安全性極好和原材料便宜,基本上不會爆炸,但缺點不少,是這幾年研究的重點之一。國內這兩年有些進展,但不是太大。花旗國和日韓兩國目前分成兩派,錳酸鋰佔了主流,磷酸鐵鋰也不是沒有還手之力,從長期來看,磷酸鐵鋰應該還是個主要方向。
何修文讀博時念的就是電化學,電解液本身是他研究的重點,他在這方面的水平很高,有多項專利在手。隔膜紙方面只能算了解,原也沒打算自產,這次看到李莊不知道從什麼渠道弄過來的資料,一時間也大喜過望。
“公司化工類的研究員你得幫我抽調一批,我可以保證兩個月後實現10-12微米單層PE膜的量產工藝研究,批次生產控制在13-14微米左右,不會比國外的差,至少要做到水平相當,效能更好的超薄複合膜將完成研究,”他對李莊說。
有利器在手,信心也倍增。
李莊讓何修文跟周奇森商量,他對這個不怎麼懂,只能算略有了解。一個月後,何修文告訴他,有辦法實現20奈米磷酸鐵鋰均勻顆粒的生產,聯合攻關小組已經解決導電性、氧化、電極結晶化、重放電顆粒團聚化及振實密度的提高等問題。
“20奈米,你沒搞錯吧?”這段時間對磷酸鐵鋰奈米化有所瞭解的李莊嚇了一跳。目前國內大規模製備,也只不過剛剛邁過50奈米的門檻而已。
“我估計過,如果能實現10~15奈米均勻顆粒的量產問題,加上改進過的超薄多層複合隔膜及電解液材料,並將負極材料奈米化,可以在實驗室實現接近理論比容量的產品,配合奈米化超級電容,電動汽車將很輕鬆。”
何修文的話很驚人。
李莊當然也瞭解過20奈米以下的磷酸鐵鋰顆粒實現不容易,磷酸鐵鋰還原成單相鐵的問題一直比較麻煩,而這是電池的大忌,除非將隔膜的水平發展得很高。單層估計是有些困難,只有透過三層複合隔膜在中間夾雜特殊材料才能減少這一問題,但三層複合隔膜的厚度上又有些問題,製造起來不簡單。
這是一個兩難選擇,磷酸鐵鋰顆粒不能做得無限制的小,10奈米搞不好已經過了它的極限,純度問題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
李莊有點想念碳奈米管和純石墨烯超級電容,只要能完成批次製備,這些問題就好解決。以威森科技目前的水平,估計至少得花十年以上的時間。這塊現在都是在玩概念,就像周奇森說的,“石墨烯如果是科學界在忽悠,無數的研究所都得傾家蕩產”。
“磷酸鐵鋰的低溫容量喪失問題,我已經找到了解決辦法,就是相關的實驗材料要重新制備一下,是一種特殊的金屬化合物,可有效提高磷酸鐵鋰的比容量和振實密度,達到現有理論上鈷酸鋰的水平,甚至略有超出。”
“還有,如果批次製備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塊,均一性要求很高,你那寶貝是否借工廠那邊一用?要麼將工廠的自動化模組提到實驗室的水平,也可以輕鬆解決,”何修文說。自從上次大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