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們告辭,然後走掉了。
他的妻子在中國足協新聞辦公室工作,每天都和中國媒體打交道,自然很清楚這些媒體記者們是什麼德行。
就跟女人和小人一樣,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和他們保持太密切的額關係不好,完全沒關係也不好。
他禮貌地回答了記者們的提問之後,不願多談。
……
高宏博在拉齊奧學習工作的事情很快就透過這些媒體傳到了中國國內。
中國國內也一片驚訝。
誰也不知道高宏博一段時間不見,竟然就跑去拉齊奧了……
驚訝之後,不少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去國外發展比留在國內強。
而且在國內他連中超聯賽都拿過了,他還有什麼追求呢?難不成他還要做國家隊主教練?
常勝為中國的教練們開了一個頭,那就是不要侷限在國內的環境中,要勇敢地走出去。球員可以留洋,教練一樣可以留洋。
中國足球水平的落後,不僅僅是球員技不如人,我們的教練也技不如人。
要不然為什麼中國足協總是要找外國主教練呢?不就是未來的和尚會念經嗎?
從施拉普納到霍頓,從米盧蒂諾維奇到阿里漢,從杜伊科維奇再到福拉多,最後寧肯換下帶隊成績其實還可以的高洪波,也要用一個歐洲二流的卡馬喬……
如果中國的教練們水平也可以和世界接軌,也許我們中國的足球水平就會得到提升和進步了。
體制問題就不要談了,這個問題是改變不了的。但不能因為體制有問題,就把一切責任都推給體制,然後自己什麼都不做,就只知道罵體制,那不是幹正事兒的人應該做的。
在體制的框架內,儘可能地提升中國足球的實力,哪怕只進步一厘米也是進步。
這就需要球員和教練一起努力。
球員要留洋,教練們一樣可以留言!
常勝作為中國教練們的先行者,已經為中國足球在歐洲打下了不錯的基礎。
只要你確實有能力,又虛心好學,只要肯放下自己在國內做主教練呼風喚雨的待遇,從一個小學生做起,必然會學到東西的。
從理論上來說,這是很美好的願景。
如果我們有更多的常勝和高宏博,中國足球何愁沒有出路?
但實際情況是很殘酷的,常勝在歐洲足壇都打拼九年了,現在才有一個高宏博跑去找他,在拉齊奧學習工作。
是因為高宏博特別聰明,想到了別人想不到的東西嗎?
不是。
其實只是因為出國去做孫子哪兒有在國內做大爺爽呢?
在國內做教練,可以收紅包,可以賭球,可以吃回扣……有許許多多的好處,不管帶隊成績怎麼樣。這支球隊讓自己帶降級了,換支球隊繼續吃。總有人會為自己埋單的。
去了歐洲這些特權可就都沒有了。你得像個孫子一樣被那些老外們呼來喝去的,要很辛苦地做一些在國內早就不做的事情了,多划不來。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實絕大多數中國教練的水平,人家歐洲足壇是根本瞧不上的。就算你找上門去了,也只會吃閉門羹。
常勝當初在歐洲遊學時吃了多少苦?他的那些經歷簡直讓聞著傷心,聽者落淚,沒有幾個人可以堅持下來的。
他堅持了十幾年才有了後來的成就。
誰願意吃十幾年的苦,就為了一個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的前途?
有這時間,在中國做十幾年的大爺,早賺得盆滿缽滿了。
也因此常勝是中國教練自費留學第一人,而這麼久了,高宏博才成了第二個。
……
因為高宏博的關係,中國媒體對拉齊奧的關注更多了。
畢竟跟這支球隊裡竟然有了兩個中國教練,他們的中國元素越來越多,中國球迷們也就更加關注,中國媒體自然就要滿足他們的願望。
中國媒體的報道,讓不少中國媒體對拉齊奧產生了更多的好感。
他們甚至開玩笑稱呼拉齊奧是“中國球迷的老朋友”。
因為拉齊奧正在為中國足球培養優秀的教練!
常勝已經功成名就了,但高宏博還有無限可能,所以他們現在更願意關注高宏博。就連常勝都被他搶走了風頭。
不過常勝但是不在乎這些。
中國的球迷們幻想著日後高宏博學成之後,出去獨闖天涯,成為一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