煒說完後,華國軍才站了出來:“我們出發!大家要記住,不要無謂的浪費體力,多用技術和對方來糾纏!對方體力很好,但是技戰術水平都不高!活用我們的優勢!”
**********************************************
華國軍排出的出場隊員和中部賽區小組賽時差不多,只有兩個變化,一個就是從小飛代替了魏傑成為正選門將,他無論是身體條件還是技術底子都比其他兩個守門員要好得多,沒有人對這個換人有異議。
另外一個變化則是聶飛首發出場,頂掉了原來的主力右前衛李朝進,但是他的位置卻不是右前衛,而是中路攻擊型中場,埋伏在兩名前鋒之後,而在防守的時候艾林則要回到右前衛的位置上來防守。
這個陣型是裴煒對華國軍提的建議,開始從來沒見過象這樣排兵佈陣的華國軍還大大的吃了一驚,在老教練的心裡,要麼就是菱形中場,要麼就是經典四四二,哪有讓右邊空缺的?那右後衛的壓力還不得大上許多啊。
不過在訓練中這套陣型的效果居然還不錯,有效的發揮出了前場幾個進攻隊員最大的能力,楚彪一人頂在最前面,利用他強壯的身體牽制對方後衛,同時也將他善於為隊友做球的特點發揮到了極點,在他的身後,聶飛、艾林和吳江速度都很快,任何一個人的插上對對方的球門都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華國軍原本不太願意使用這樣一個他看起來非常怪異的陣容,而裴煒也格守著“老闆不干涉教練在戰術上的安排”的原則,並沒有強行要求華國軍使用這樣一個在後世很常見的陣型,但是最後沒辦法給聶飛安排一個妥當位置的華國軍只能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還是在比賽中排出了這樣的陣型。
看著球員們跑上場,華國軍在心裡默默的想:“就讓我看看這套陣容到底有多厲害吧!”
****************************************
新疆隊球員們的體力確實好,清一色的維吾爾族小夥子,精力充沛得就象一群小馬駒一樣。雖然他們的技術可以用“拙劣”來形容,在華國軍看來,就連雲嘉天宇三線隊的那群十五、六歲的小娃子技術都比他們要好,但是當他們擁有這樣充沛的體力,從比賽開始第一分鐘就衝上衝下,滿場飛奔的時候,裴煒彷彿看到了2002年世界盃上的韓國隊。
幸虧天宇隊準備工作做得足夠到位,針對對方這種蠻不講理的打法,天宇隊充分的利用了技術優勢和場地的寬度,防守時集中在禁區內盯人,以對方那糟糕的腳法想打進遠射顯然需要些運氣,而在進攻上,則儘量層層推進,對方一上來緊逼就立即將球分出去,技術上巨大的優勢保障了這種打法的準確性,經常看到新疆隊的隊員們一陣亂跑,卻連球都碰不上。
上半場已經過去半個小時了,比分依然是零比零,天宇隊的球員們沒有一絲急噪的表現,依然在不緊不慢的倒腳、拉開、轉移、再倒腳、再拉開、再轉移……
他們打得耐心,新疆隊的隊員們倒沉不住氣了,他們更快的加強了逼搶的頻率,而在這樣來回的奔波中,他們的體力也開始迅速的消耗……
隨著上半場比賽接近尾聲,新疆隊員們的腳步也開始慢了下來,這場比賽他們打得很彆扭,雖然他們一如既往的在瘋跑,但是幾乎是毫無價值的瘋跑讓他們的體力消耗似乎比平時更為嚴重,就算是他們,也有些吃不消了。
就在他們的節奏開始慢下來的時候,聶飛已經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點!
有的人天生在足球場上就有一種嗅覺,能夠在其他人之前察覺到局勢的變化,而象這種球員並不多見,如果前鋒擁有這樣的嗅覺,那麼他就肯定會是一個天生的“殺手”,如果後衛擁有這樣的嗅覺,那麼他肯定是一個天生的“終結者”,如果一名組織型中場擁有這種嗅覺,那麼,我們一般會稱之為“大師”。
聶飛也許還遠遠達不到“大師”的標準,但是最起碼,他有成為“大師”的潛質。
能夠擁有這樣一個核心,是其他球員的幸運,能夠讓這個核心在球隊中良好的運轉,是華國軍和裴煒的幸運。
PS:說說加精華的事……
上週70來個精華,週一加精樓就用完了,等這個週一我會給大家都補上精華的,另外從下週起會再設一座精樓,不過每人只限兩個哦。
第一卷 1994
第三十章 開門紅
在瓦解了新疆隊一次進攻之後,天宇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