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3 / 4)

來的,師傅遊歷各地,想必是見多識廣,這也許就是哪地人使用的物具呢。〃把事都推在師傅身上吧……雖然唐朝風氣開化,並不反對女子習文習武,但是,畢竟,女子無才便是德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蘇子佩覺得自己還是默默,再默默點比較好。

記得前世看到過一好友的個性簽名,沒有醫保和壽險的,天黑後不要見義勇為……這話放在唐朝就要改成,沒有武則天那樣的手段,就不要肖想做個出名的唐朝女人……她所知道的唐朝女人裡,太平公主、高陽公主、上官婉兒、韋后、安樂公主……哪個是有好下場地……

這些公主、皇后和才女們,用血一般的事實告訴後人,在唐朝,其實低調是福……

從蘇冽府裡回來,母牛倆又說了些私房話,蘇子佩又和弟弟們玩了會兒,這才回房。

而蘇子佩走在回自己院子的路上,覺得自己腦子都不夠使了。徐氏最後一句話一直在她腦海裡徘徊旋轉再倒立,明日去你三堂舅府上拜會,你回去準備準備吧。

三堂舅三堂舅……

不就是她那個被賜姓了的英國公舅舅現代隋唐演義裡的那個神機妙算的牛鼻子道長曆史上赫赫有名、與秦叔寶、程咬金一起從瓦崗寨出來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李績嗎?!

OMG,真的要見歷史名人了啊!蘇子佩激動了……

我是分割線

【注1】土豆在明朝中期才傳入中國

【注2】西紅柿大概在清時傳入我國,起先作為觀賞植物,到清朝晚期才開始食用。

【注3】玉米雖在明朝中期就已經傳入,直到清朝中期才推廣並大面積播種的。

【圖】英國公府

第二日,徐氏帶著蘇子佩真的前往李績府上拜會了。這次,主要是去探望李績的姐姐,芸姨。

其實,蘇亶一家回了京以後就該來各位舅兄家拜訪的,但是李績前些日子剛大敗東突厥,正是熱手的時候,蘇亶覺得不應該這個時候上門顯得有些討好,便只送了拜帖上門,說明稍晚些將親自前來請罪。而前幾日,徐氏得知府中芸姐生病,便臨時決定登門探望。

芸姨中年喪父,底下又無子,便被李績接回府裡照料。芸姨早年也受了不少苦,老來身子落下病根,前幾日又發了病,徐氏聽了很是焦心。

據徐氏說道,她自幼父母雙亡,那個時候,徐氏的大哥也才十三四歲,三位年幼的哥哥帶著才三四歲的她相依為命。最後,是大伯收養了他們,也就是李績的父親,把弟弟年幼的子女帶回自己府上,和自己的兒女一起撫養。而府中的堂兄姐們,對他們兄妹非但沒有歧視嘲弄,反而盡心照顧,多番謙讓,尤其是大姊芸姐,對徐氏這個小妹更是照顧,有什麼好的都緊著徐氏先,一直到芸姐遠嫁,徐氏才斷了與芸姐的聯絡。

沒想到這番回京,竟然得知芸姐已然寡居於三堂兄府上,身子也不好,這讓徐氏很是難受。

徐氏說到這裡的時候,忍不住眼眶泛紅,想必,雖然父母去世的時候她還年幼,但是遭受的白眼和奚落,她也是記在心裡的。而大伯一家對他們兄妹的恩惠,尤其是大姊對她的照顧和友愛,更是讓那時幼小的徐氏覺得家的溫暖和依偎。

一入府,見過李績的夫人趙氏,徐氏便與趙氏一同前往芸姐的住所。趙氏是位很和藹的中年夫人,圓圓的臉龐雖然說不上美麗,卻也是端莊溫和,想來也是,李績常年領兵在外,家中自然是要有位賢良淑德的賢內助幫著管家,而很明顯,趙氏就是這樣的一位能手。

〃妹妹,阿姊就住這裡,前幾日姐姐突然就病倒了,哎,還真是讓人揪心,夫君也是急得不行,急招了太醫來瞧,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是開了溫和的藥給喝著,也不知道有沒有效果。〃趙氏臉上露出焦慮的表情,語氣也是充滿憂慮。

徐氏聽著也是一臉擔憂:〃嫂子,姐姐這到底算是什麼病呢?連太醫都說不出什麼原因麼?〃

趙氏哎了一聲,眼睛往屋裡看了看,這才輕聲道:〃自從姐夫去了以後,那些個庶子對阿姊並不親熱,所以……〃

徐氏當然知道這裡的不親熱是什麼意思,聰明人向來不把話說滿。徐氏一臉憤憤道:〃黃口小兒,竟然敢如此對我阿姊,兄長就沒有教訓他們嗎?〃

趙氏嘆氣道:〃妹妹你又不是不知道你阿兄是個什麼樣的人,仗勢欺人的事他是從來不會做的,不過,警告還是有的,畢竟我們家也不是好欺負的人,這不,就把姐姐給接到家裡來了,想來家裡的小輩孝敬下姐姐能心情好些,沒想到……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