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2 / 4)

小說:逍遙靈帝傳說 作者:希望之舟

做出了無奈的決定,罷狄青樞密使,出外知陳州。

據說,狄青將行時,對旁人說:“我此行,必死無疑。陳州有一種梨,叫青沙爛,今去此州,狄青必爛死。”

這表明,狄青似已預感到了不祥之兆,也意識到陳州之行定然不會給自己帶來平安。

第二年,狄青因為承受不了因朝廷疑忌而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暴病死於陳州,年僅五十歲。

仁宗得知,悲痛萬分,贈官中書令,並親自題其碑曰“旌忠元勳”。

狄青死後,可以得到如此高的榮譽和禮遇,這是仁宗對一代名將的最後交待,更是他內心無限愧疚的流露。

范仲淹、狄青是仁宗時代眾多歷史人物的典型代表,其命運與仁宗時期的內憂外患緊密相連。

作為文官、武將之傑出者,他們有著某些相似之處。

他們都為挽救大宋王朝做出過巨大努力,結局卻都帶有濃濃的悲劇色彩。

這大概是與仁宗的性格和他們所處的時代密切相關。

作為一個守成之君,仁宗堅守祖宗法度,千方百計地防範朋黨,以致他不得不在最後關頭放棄了范仲淹的改革。

作為一位性情文弱的帝王,在宋朝防範武人的基本國策下,對自己甚為器重的狄青,他似乎也無法改變狄青的悲劇命運。

跟狄青有關的傳說很多,甚至有人認為,狄青是北宋第一大帥哥。

到底有多帥?帥到上戰場不敢以真面目視人,怕敵人看到狄青長得太過秀美,嘲笑宋軍無人,派了個奶油小生來打仗。

在延州前後四年,狄青參加了大小戰役二十五次,中流矢八次。每次戰鬥,狄青都身先士卒,受傷後,仍頑強殺敵,屢立戰功。

戰場上的狄青,裝束非常獨特,總是披頭散髮,戴上青面獠牙的銅面具,“出入賊中,皆披靡莫敢當”。

後來的小說家稱,狄青的面具太過猙獰恐怖,敵軍乍見,常以為是妖魔鬼怪,還沒交戰,魂魄早已嚇掉三分,因此狄青每戰必勝。

據說,狄青是華夏國曆史上,第二位帥到要戴上面具,才敢上戰場的美男子。

四百餘年前,有一位蘭陵王,也是“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對敵”。

不過,蘭陵王並非蘭陵的一位國王,而是東魏權臣、北齊奠基人高歡的孫子高長恭,蘭陵王是他的爵位。

一次大勝後,為著慶祝勝利,武士們為蘭陵王編了《蘭陵王入陣曲》,所有人戴著蘭陵王那樣的面具,邊歌邊舞。

《蘭陵王》後來還演變成了一個曲牌,宋人常常用來填詞演唱當時的流行歌曲。

聽說有位神奇的面具將軍,將從前線凱旋京城,京城士女早已傳說紛紜,熱切地期盼著一睹英雄的風采。回到京城,狄青每次上街,都能吸引大批民眾的圍觀,導致交通堵塞。

當時狄青的派頭,絕不亞於今天的超級偶像、天王巨星。

漸漸地有人認出了這位俊美的狄將軍。京中紛紛議論,原來狄將軍就是早年皇家儀仗隊的騎兵狄二郎啊!那時就因為長得太帥,馬又騎得好,被皇上看中當了近衛騎的騎兵呢!

聽說後來犯了什麼事,才到前線去打仗的呢,沒想到仗也打得好……

聽說狄將軍沒考過進士,不過看來比考上狀元還有前途呢……

第四卷:縱橫天界(完結篇)第六百三十三章 關秋芙與蔣坦

面具將軍狄二郎的英俊瀟灑,不但俘獲了京城無數少女少婦的春心,就是皇宮中的貴婦公主也毫不例外。這樣的傳奇,一直延續到狄將軍的下一代。

多年以後,宋哲宗時,皇帝為神宗的大長公主挑選夫婿,在文官圈子找來找去,沒有滿意的。

負責做媒的官員,一時沒了主意,只好向皇帝探聽公主心目中的駙馬究竟是個什麼樣子。

皇帝告訴他們:“就是要長得狄詠那個樣子。”

這個狄詠,就是老帥哥狄青的兒子,當時在宮廷裡充當衛士。

從此以後,小帥哥狄詠就被宋人稱作“人樣子”,就是“標準帥哥”的意思。

狄青因為在徵西與平南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後來當上了樞密使。在宋朝,樞密使是總理級別的大官,皇帝之下軍政的最高長官,並與宰相一起商議國家大事。

狄青出身貧寒,他的一生成就,全靠他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故事,完全可以改編成一部華夏國男版的《大長今》。

當然,出現在這裡的狄青,只是主腦創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