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再多聽半句了。
等到他找過安盛侯稟明瞭世子夫人的情況,即將離去的時候,卻看見世子神色慌張的趕來,進門就撲到在金太醫的腳下。
223 再入安盛侯府
更新時間:2013…9…9 23:53:32 本章字數:7244
聽到這裡,一向自持淡定、自詡大家風範的李靖,聽到這裡也是猛地睜開了雙眼,其中還隱隱冒出了怒火。1
他惡狠狠的說道:“吳成希這個老匹夫!昨天出了這樣的事,今日早朝的時候居然還跟我談笑風生,還恭喜我即將喜得外孫!真是虛偽到了極點!”
李端趕忙接道:“大哥,你稍安勿躁,你且聽母親把話說完!若是那安盛侯府真的欺人太甚,咱們家也不是好惹的,豈能讓他們任意欺凌!”
“老二說的是正理!據那金太醫所說,他後來再匆匆去替婉兒看診,也是虛驚一場。直說婉兒乃是再次怒火攻心,導致暈厥,大大的動了胎氣。胎兒總算是保住了,但是隻怕是這接下來的八個月都不能下地了,只能再床上靜養。”老夫人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當初這門婚事,她就不是很同意,雖說兩家是通家之好,可是當年定下婚事的時候老侯爺還在世,安平侯府也正是鐘鼎煊赫之家。那時候誰又不願意和安平侯府結個親家?
可是等到前些年老侯爺去世之後,李家的權勢已經大不如前,那邊就已經隱約透露出了一絲的不情願。否則人家又怎麼會一直拖著不肯成親,直到李婉兒到了十七歲還是硬撐著不出家,才最終成了親?枉那大兒媳婦和大孫女還做著青梅竹馬的春秋美夢!
老夫人雖然不願意舊事重提,可還是忍不住埋怨了一句:“我早就說過‘齊大非偶’。可是你們偏偏不聽,婉兒三年不孕,人家卻忍氣吞聲,不肯納妾,本就佔著理頭。而今又說是被‘賤人’氣著了,顯然就是因為那邊納妾的事情動了怒,才動了胎氣。這事情雖說是那邊的不對,可是咱們又哪裡佔了全理?”
李靖方才滿腔子的要找趙家算賬的心思都被老夫人的話給全然澆滅了。
他此刻也是有些迷惑了。他本就不是精於內宅算計之人,否則也不會有當年楊姨娘被害、後來孟氏母子被人追殺等事了。
他猶豫的說道:“母親,那這事總不能叫婉兒吃了虧,受了氣,還得不到公道!”
“大哥,母親的意思是咱們就算是找上門去,也不能過於強硬了,這事,咱們雖然佔理,但是如果處理不好,反而會變成別人指責我們得理不饒人、不通情理。”李端揣摩著老夫人的意思,勸解李靖。
老夫人心裡緩緩搖頭。她本就覺得大兒子性格陰鬱,又是一副文人的清高性子,不適合官場更不適合這豪門勾心鬥角。反倒是二兒子細緻謹慎,可能更加適合繼承爵位。可是偏偏這些年,懸而未決的侯位居然因為大兒子所謂的從杭州回來報信的大功而指給了他。
她也只能嘆一句聖心難測了。
“端兒說的在理。這件事情,還是不能由你親自出面,只怕是要你媳婦兒過去一趟了。”老夫人提點李靖。
說到這裡,李靖才意識到,自己的母親病了,怎麼妻子和女兒居然都沒有露面,這是什麼規矩?什麼道理?
他有些惱怒的說道:“王氏呢?怎麼到了這個時候,她都沒有出現,她這個侯夫人想必是當夠了不成?”
“你不要總是胡說八道!這些年你已經讓她受了不少的委屈,當年又因為逸仙的事情鬧得不可開交,如今還要怎的?”老夫人雖然對大夫人不滿,可也不會由著自己的兒子隨意的侮辱正妻。這是對她們這群正牌夫人群體的輕視。
她如今也是懊悔不已,當年實在不該在大兒子成親後不久,把自己的侄女接到府內小住,居然讓兒子對其一見鍾情。否則那王氏和李靖也至少能做一對相敬如賓的好夫妻。可是,如今呢……真是冤孽。
因為這些事情,當年李端都是參與過的,所以老夫人和李靖說這些話的時候並沒有有所避忌。
李端在聽到“逸仙”兩個字的時候,眼神不由自主的閃爍了片刻,可是到底還是因為在大哥和母親的面前,很好的掩飾了過去。
“母親,您提起當年之事又有何用?也不過是讓大哥傷心罷了。大嫂這些年執掌中饋的辛苦,我們都是看在眼裡的,也是如何也抹煞不了的。如今要緊的是,如何解決眼前婉兒這件事情。”李端迅速的拉回了話題。
老夫人點了點頭,就吩咐李端道:“你去外面看看,我估摸著你大嫂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