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國庫不是那麼富裕,還要調動財力給邊疆的軍需,所以現在朝許上下都沒人敢接下這個攤子。
李文傅坐於上首,下面的幾個官員皆不說話,這時李文昊突然開口:“其實我們不一定要派很多士兵過去,可以直接讓當地的人重建家園,他們也不必移民到別的地方。”
李文傅轉頭看向他,直直得像要看到他心裡,李文昊心虛地乾咳兩聲,然後鎮定地看向李文傅。“不知皇兄意下如何?”
李文傅沉沉地開口“讓當地人重建?”
“當然朝庭也派出人,而當地人自己動手,可以減少朝庭的人力。而且朝庭本來就要派糧過去,即讓他們吃飽了肚子,又可以有效的使用他們,朝庭省心不少,何樂而不為。”
減免賦稅是水災後最常見的賑濟措施,還有就是移民就食的方法,水災發生後,人們的家園被毀,無法在當地繼續生活,由於運輸賑濟的糧米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一般組織災民向有糧食儲備的地區逃荒,並派官員沿途護送。
不過每次災害過後都會發生瘟疫,這次雖然還沒有傳出瘟疫的訊息,可也不敢保證不會發生瘟疫,為防傳到其他地方,就地重建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
李文傅心思轉動間就判斷出利弊,剛剛重生的朝庭經不起太大的風浪了。“這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這件事就交給你處理了!”
“不要啊皇兄!”李文昊大叫。
李文傅沒好氣地撇了他一眼。“你難得出個好主意,相信父皇也會為你高興的。”
“咳,其實這個主意不是我想的,我是看你們都沒主意瞎說的,皇兄要是真讓我辦肯定是要搞砸的!”李文昊愁眉苦臉。
“哦?”李文傅來了興趣,“不知道是哪位想出的辦法?”
李文昊見他果然上勾,為難了一陣,最後在李文傅的眼神示意下勉強說出來。“其實我是無意中聽到翰林院的吳編修說起的。”
“吳編修?翰林院還有這樣的人才?”李文傅問道。
“皇兄,吳編修就是拒了妹妹婚事的狀元。”李文昊看著他的眼睛說。
李文傅停頓一下,這才說道:“怎麼會是他?”
李文昊撇撇嘴。“就是他,竟然如此小看皇家,咱們還是別考慮他的主意了。”
丁丞相卻說道:“這吳編修確實有才,即能為朝庭效力,太子殿可考慮一下。”
李文傅轉而看向他。“你認為他可用?”
丁丞相說道:“吳編修當初的文章您該去看看,或許您就知道老臣為何會這麼說了,而且這次的災情不能再拖了。”
李文昊覺得丁丞相太上道,這樣一來太子絕對會考慮的,不過需要他再澆點油。“皇兄,當時皇弟就是聽到了一點,因為看不慣他所以沒有聽到更多的內容。說不定他真有能力也說不定?”
李文傅點點頭,“既然丁丞相覺得此人可用,本太子就暫且看看。”
李文傅派府裡的下人拿著令牌去了翰林院,領了吳家帆來到太子府。
吳家帆來到他們議事的地方,看也沒看李文昊,李文昊無趣地撇撇嘴,吳家帆來太子面前,一撩衣襬跪下“下官參見太子。”
李文傅盯著他看了半晌,這才說道:“平身吧!”
等吳家帆站起來李文傅問道:“聽說你對這次的災情很有想法,說出來聽聽!”
“下官不才,卻有一些想法。”
李文傅見他神采風流,又有滿身的才氣,難怪父皇會選他做舒兒的駙馬,連他看著也很欣賞。“現在正是用人之計,你可以將你的想法說出來,本太子會酌情考慮。”
“是”吳家帆拱手道,然後站直身開口。“以往災後移民賑糧,只是一時改變了災民的情況,而且人力物力花費太多,災民往後的生活也得不到保證,嚴重的還會有動亂髮生。”
李文傅示意他接著說下去。
“水災大多受害的都是農民,他們的農田被淹沒,房子被摧毀,移民後他們無房無田根本活不下去,其實如果是農田的話,洪水過後會留下許多淤泥,會使土地更肥沃,災民留下來好好利用這些泥土,可以種出更多的糧食,這樣一來很快他們就能有新的生活,而不是到處奔波,風雨飄零。賑糧是必不可少的,讓災民自己重建家園是為了更有效的利用他們的勞動能力。這只是下官的一點意見,具體事情還得依實際情況而定。”
吳家帆說完這些,久久沒有人回應,他們聽後頓時茅塞頓開。
李文傅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