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絃。而對古箏的音質還略有影響的工藝,而這個工藝製造者顯然也是極為了解這一點,懂得運用到恰到好處。
“難得一見的好琴,絕無僅有的古箏。”趙清漪不禁有感而發,接著說:“只是不知道這古箏的音質如何?”
“娘娘,古箏還有音質嗎?不是說演奏者的琴技才是至關重要麼?”說話的是隨侍在自己身邊的貼身丫頭水兒。幾乎是寸步不離的跟著她,守著她。
想起水兒還是喚她為娘娘,不禁嘆息水兒這習慣是改不了了,趙清漪也只得任由水兒如此稱呼。
“是嗎?你難道不知道每個演奏者在選琴的時候都會試音嗎?而且每次公開演奏都會先試音。選琴的時候試音是為了看是否是一把好琴,是否是為自己而量身定製。而參加比賽試音是為了調準音,沒有音準,就沒有音質,更談不上音色。再好的琴技,再好的琴音,若是不能彈奏出最佳音質也是枉然。其中講究高音區的音色要有穿透力,中音區音色要紮實,低音區音色要渾厚,整體音色過度要求和諧。”趙清漪低聲笑說,沒有在看向古琴,抬頭卻對上水兒一臉茫然的模樣,那似懂非懂的眼眸。
第一帝王妃④試音,花落
對於水兒,一個出身於平常人家的女子,若是沒有進宮恐怕會連古琴的樣子都不得而知的女子又如何瞭解得了這麼多。
況且她說的有些話或許在這個時代是他人所難以理解,用詞畢竟跳不出現代用語的框框,說話讓人在雲裡霧裡也是情理之中,意料之中。
坐在石凳上,輕撫那琴絃,微微撥動。那渾厚深沈中有一種清澈流暢,若是閉上雙眼就如同想起了那巍巍高山,想起了那洋洋流水。從低音到高音,從高音到低音的樂聲都惟妙惟肖地託顯出涓涓細流、滴滴清泉的奇妙音響,使人彷彿置身於壯麗的大自然美景之中。
趙清漪所彈奏的是《高山流水》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