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琴技出眾,而且是歌賦俱佳。”少年不禁微微行以君子之禮說道,少年對他所看到的趙清漪,更是多出了些許讚揚和欽佩。
眼眸裡的柔情更是濃烈的幾分。
“可知小生是否有幸在聽小姐彈奏一曲。”少年接著緩緩開口說道。
一句話,逗弄一旁的水兒狂笑不止。
或許是因為少年那文縐縐的言辭,或許是因為少年頗顯拘謹的態度。。。。。。
第一帝王妃⑥求曲
第一帝王妃⑥求曲
說起白居易談論曲子的詞,現在的趙清漪雖然彈奏的古箏,反而更是喜愛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幾句: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白居易的詞,通俗但不庸俗,風格深入淺出卻有另一種寧靜雅緻,高潔出塵。明明只是幾個簡單的字卻在白居易的組合下變成一首絕妙到足以流傳千古的名詩佳句,變成一首絕妙的詩。所用的每個字、每個詞都是常常用到,常常會有所提及,就是這樣常用的詞彙卻在白居易思維的組合下成為一首朗朗上口、形象鮮明卻另有一種新意的千古好詩。
水兒的近乎放肆的笑聲這時候打斷了趙清漪的思緒。
趙清漪臉上不禁浮現出一抹輕和柔軟的笑意,比起第一次見到水兒,在看向她的時候只是戰戰兢兢,根本連頭都不敢抬起來,就是眼睛都不會正視他人要好太多了,現在的水兒不會因為她是皇妃而時時刻刻謹記什麼君臣之禮,也沒有因為她的身份特殊而在害怕,現在的水兒,要大膽的多,也要自信的多。
是件好事。趙清漪不禁暗想,一個才十五六歲的女孩,原本就一個天真爛漫的年紀,若是都被嚴謹、拘束給困擾了就不是一件好事情,畢竟這樣會錯過人生太多的美好。
原本一曲已經演奏完畢,卻因為對方的話不禁再次扶琴低唱:
出鞘劍殺氣湯
風起無月的戰場
千軍萬馬獨身闖
一身是膽好兒郎
兒女情
前世帳
你的笑活著怎麼忘
美人淚斷人腸
這能取人性命是胭脂燙
訣別詩
兩三行
寫在三月春雨的路上
若還能打著傘走在你的身旁
訣別詩
兩三行
誰來為我黃泉路上唱
若我能死在你身旁
也不枉來人世走這趟
。。。。。。
一曲彈奏完畢,趙清漪不禁想起了這二十一世紀的那些時日,而現在趙清漪竟然會有一種莫名的留念,明明才來了這個世界,雲國,軒轅皇朝才三天的時間,卻讓趙清漪覺得自己彷彿是來了很久很久,久到彷彿自己都忘記了時日,久到好想念家裡的一切。
趙清漪不禁淺笑,或許是因為龍珠的事情已經月餘沒有回家的緣故吧。畢竟趙清漪不是一個過於戀家的人,就是在哪裡,都可以是得過且過,不需要想太多。
第一帝王妃⑦娘娘
第一帝王妃⑦娘娘
“這首歌不行啦。”水兒頗顯焦慮的說道。
“難道是歌喉不好,還是曲子有問題?”雖然在二十一世紀她的歌喉不算是最好一般時間她還是歌唱高手,就算音質略微顯差,她的琴技在二十一世紀也算是個中高手、難逢對手,比及演奏家也不見有絲毫遜色,況且她所彈奏的曲子也不會出現在軒轅皇朝,若是真的出現的偏差水兒也不會有所察覺,怎麼會一口斷定這首曲子不行。
“不是聲音有問題,也不是曲子有問題,而是歌詞有問題。”水兒似乎是下了某個眾大的決定,深深的吐了口氣,就似乎下了重大決心似的說了出來。
趙清漪看向水兒慰問發顫的雙腿和那頗顯不安的神色,顯然對於水兒而言,對一個貴妃她又的應該只是仰望,應該有的只是奉承,應該有的只是敬仰,不應該有質疑,不應該有懷疑,更是不應該有指責。
現在的水兒說起貴妃的不是,隨時都有可能遭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