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賦一展地圖,說道:“所以末將已經嚴令各要塞的守軍嚴守不戰,避免洩露我軍的兵力部署!”
“做的話!”南無極誇獎道,又問道:“那你們是怎麼部署的?”
“我軍最精銳的南疆軍團在邊境線上一字派來,分別駐紮於建立在邊境線上的堅固要塞之中。”
“一字排開?”南無極擔憂的一望,說道:“你們沒有第二道防線嗎?”
“指揮使大人,您有所不知。”姜賦為難的說道:“朝廷規定我泰州府衛軍只能保留四萬府軍,再加上後備軍,也不足七萬。而南疆防線過於漫長,光守衛邊境線就已經讓兩萬南疆軍團疲於應付了。那裡還有兵力組成第二道防線啊!”
“後勁不足,怪不得信叔王這些年來一直採取守勢。”南無極恍然大悟道,指著地圖問道:“那你們都把這兩萬人放在哪裡?”
“這些年王爺一直在研究黃國軍北侵的路線。王爺發現黃國軍每次北上的路線都很固定,都是先從小石城出發,沿石道穿過荒無人煙的花田綠地和仙人跳沼澤。然後在大石城補給以後,從荒道就可以一路北上抵達我軍駐守的最大的南疆要塞了。”姜賦指著地圖,說道:“所以王爺將四千人留守在南疆要塞裡,然後駐前和泉州要塞各兩千人,剩下的兩千人被分散在各個要塞之中。互為犄角,只要有戰事發生,其他各個要塞就能透過官道很快的增援!”
“只是···分佈的好散啊!”南無極嘆息道:“但是能把將近跨度五百里的橫山山脈守住,這兩萬人已經是很了不起了。不過,姜大人。你們想過沒有,要是黃國軍一起攻擊所有的要塞。到時候,誰來增援你們呢?”
“這不可能!”姜賦堅定的說道:“這二十多年以來,我們都很關注黃國軍的軍隊數量。他們的正規軍只有大約五萬人,就算加上臣服的百夷人,能夠打仗計程車兵最多也只有十萬上下。只靠十萬人,他們怎麼可能還敢把軍隊抽散分別攻打我們的要塞呢。這絕對不可能!”
“姜大人為什麼這麼自信?”南無極好奇的問道。
“因為服從黃國軍的是百夷族人中的極少一部分百夷人,大部分百夷人是反對黃國軍的統治的。所以嶺南地區總是連年征戰,根本沒有足夠的兵源。”
“可這也是姜大人的一廂情願。”南無極突然嚴謹的說道:“在這裡混沌的時代裡,除非你親眼看見。如果你想要贏,就絕對不能靠猜!”
說完,南無極將地圖一合走向門口。姜賦和李漢不解的在後面追,問道:“您這是···”
“我想親眼看看南疆防線!”
第二百四十章 北遷
小石城黃國都城
黃國國君-康顯悠然的坐在皇位上,望著大殿裡的文武百官。有點激動的說道:“一轉眼,朕和諸位愛卿在嶺南這塊荒蠻的土地上艱難生活了二十多年了。可是現在,朕可以毫不隱瞞的告訴諸位。我們復仇的日子終於到來了。”
“萬歲!萬歲!”眾文武官員振臂高呼道。
“經過諸位愛卿的輔佐。朕的黃國軍現在擁有雄兵二十五萬,而我們的仇人康德剛剛在丹陽慘敗,一線精銳幾乎損失殆盡。而且我們北上最大的敵人-尉遲信現在還被困在丹陽生死不明,所以現在正是我朝北上收復故土的絕佳機會!”
“吾皇神武!”黃國軍兵馬大元帥-上官雲德(上官雲頓之弟,平江王上官英雄的表兄)一步上前說道:“幾日來,臣一直派小股部隊襲擾南疆防線的泰州軍。臣發現由於主將尉遲信不在,守軍根本沒有與我軍交戰的意向。而且泰州南疆軍團已經未聞戰事很久了,軍隊戰力早已不如之前。而我軍不同,我軍為了掃平國內的百夷人,連年征戰。在臣手裡的全是一些驍勇善戰的勇士!此次北上,臣料想一定是氣勢如虹,勢如破竹般的順利!”
“是啊,陛下!”時任宰執的吳南宗也附和道:“康朝在北線失利,並不是他們戰略上的失誤。而是上天的旨意,是老天希望由陛下您成為天下的主人!所以微臣也認為此次陛下出徵不但是順人心,更是順天意!天意如此,請陛下速速出兵,光復故土!”
“好!好!很好!”康顯沒當場樂暈過去,高興的連連拍手,對著上官雲德說道:“上官雲德。朕現在就任命你為北伐大元帥,率二十萬大軍北伐。記住!如果此次成功,朕一定在洪都親封你為護國大司馬,統領全國的軍隊!”
“是!”上官雲德跪下身,說道:“謝陛下恩典。臣一定拿著康德的人頭,在洪都城門口恭迎陛下!”
“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