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宮不喜歡這股藥味,你們要弄幾天?”貴妃慵懶倚著錦靠,手中紈扇輕搖,漫不經心道。
聽貴妃口氣,果然是不耐這種習俗的。他說若要事成必須仰仗貴妃,但是這個貴妃真的如此好相與麼?
“不會太久,只需半月便成。”耶律寶林回道,慢慢抬起頭,看向榻上的女子。
似晨曦第一道光芒照入眼中,耀的人雙目生疼。如此妍麗嬌態,婀娜之姿,就連女子都要為之神奪,東突厥皇帝愛之甚篤的漢貴妃果然不負其絕色盛名。作者有話要說:鬼節是七月,為了配合時間所以往後挪了下~
立後
皇太子登基後,日日理政,湛江水患,邊疆急報,沒有一件事是可以耽擱的,上書房裡徹夜點燈,皇上與眾大臣已是多日通宵達旦不眠不休的議事。
“今年湛江潮漲,百年來難遇,上游已有多處出現潰堤險情,渝州、河陽、肅州被淹良田千頃,有十數萬百姓流離失所……”工部尚書將今晨收到的第一手急報如實上稟。
皇上坐在書案後,一邊聽他上奏,手上一邊翻看黃折,等工部尚書說完,皇上已將各地災情理了個大概。
“現在國庫裡還有多少餘銀?”皇上合上奏本,抬眼看向戶部尚書。
“約有五千萬兩。”年資深厚的戶部尚書心中揣了個賬簿,思忖了下後妥帖回道。
“調出一部分前往受災嚴重的三城,務必要安撫下人心。”皇上沉著吩咐。
戶部尚書振衣叩首,山呼,“皇上英明。”
皇上端過手旁茶杯,揭蓋輕掃湯麵,“朕的英明不是用你們的嘴唱出來的。以往調撥下郡州的款項到底有多少能夠落實,朕心裡不是不明白。”他的一襲話說的完全沒有火氣,如同平時溫文,只是束手站在殿中的大臣心裡都不免惴惴,皇帝在還是太子的時候做事手段都很溫和,但那是在東宮的時候,現在貴為九五至尊,哪需再揣摩先帝意思。新帝不是先帝會顧念老臣功勳,給予體面,他到底會用什麼手段大家都沒領教過,當然也無人想去領教。
皇上慢慢啜了口茶,放下杯子,目光掃視眾臣,很滿意他們臉上的表情。
“虎威將軍。”皇上喚道。
“末將在!”虎威將軍上前跪地抱拳,慨然應聲,他年方三十五,可說是皇上一手提拔這才走至今天二品武將的位置,不啻於皇上的心腹重臣。
“你且協助崔大人督辦此事,若有人行為不檢,你可便宜行事。”皇上語聲敦厚,但一句便宜行事足夠嚇破一些人的膽。看來皇上對此事萬分重視,決不允許別人從中牟利了。
“是,末將遵旨。”虎威將軍從地上站起,又朝戶部尚書拱手,正色道:“日後還要勞煩崔大人了。”
“呵呵,哪裡哪裡,為國為君分憂,是吾等的本分。”尚書大人舔著一張老臉,笑得憨態可掬。
皇上看著他們人人一副為國盡忠的嘴臉,唇角微微挑起,露出一抹冷笑。
“還有何事要議?”皇上問。
眾人束手不應,該談的正事都已經談的差不多了,皇上剛想扶案起身時,蕭國老突然排眾而出,對皇上道:“老臣有事要奏。”
“請說。”皇上又坐回椅中。
“皇上登基日久,為正國統,安民心,陛下應該早早冊立皇后。”蕭國老義正言辭的說道。
皇上登基後,原東宮良娣都依次進封妃位,按制入住後宮各所,唯有太子妃依舊留在東宮,不曾冊封,連一點動靜也無。
滿朝無人不知原太子與太子妃恩愛篤甚,太子妃又出身豪門,本就為先皇和太后所喜歡,母儀天下根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卻不知事出何因,皇上登基後遲遲不提立後之事,禮部曾有人旁敲側擊,都被皇上以其他事情揭過不提,兩三次下來,大家也都窺出了點苗頭,不敢貿然再提此事,就怕哪次不慎衝撞了龍顏,這一拖再拖,又是一月有餘。
蕭國老是皇上的親外公,此刻才敢當著滿朝眾臣提到這事,怕其中也有大半是皇太后的意思。
在眾人以為皇上又會將此事推託開去的時候,皇上卻淡淡一笑,“國老說的是,朕疏忽了。”僅僅是疏忽兩字便將拖延立後的大事給推搪了過去,是有意還是無心,如此昭然。
蕭國準備了滿腹勸諫的話全無派上用場,不過皇上能夠首肯自然是最好的,他滿意露笑,揖手道:“皇上聖明。”
立後大典定在三日後,外有禮部打點,內有宗正寺安排,務必要作到完美無缺。
朝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