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反倒放鬆很多,一路上左顧右盼,雖然與我說話的時間不多,但是,仍陶醉於眼前的風光。
如果要說我們在此見到的與以前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出了武關,眼前豁然開朗,一馬平川的秦地風光,盡在我們的眼前。
這裡的田地更加規範,地界長而直,寬窄高度一致,水利配置也更加的合理,每一塊地邊,總有一條小渠經過;路邊住戶的房舍多有大戶,幾家連成一片,很是氣派,這些房屋雖然也多用黃泥,但空間明顯高於其它地方,窗戶也開得更大,窗欞並非直接使用直木,而是有一些變化的幾何圖形;每家房前或者屋後都有一大塊平整的空地,大約是專門用來晾曬糧食的地方;少數的正房的房頂已經用上了瓦,因為佔據較高的位置,在眾多的草屋頂中顯得非(www。kanshuba。org:看書吧)常的搶眼,而這些房子的四角也大多用上了巨大的木柱,再塗上深紅的漆,顯得更加的大氣。
我提醒張心,如果照這樣的速度,可能我們不能按時回到宛城,張心卻說:“先別管那些俗事,當前的秦川八百里,正是我們民族的搖籃,如果不好好瞻仰一下,真是愧對列祖列宗。到我們那個時候,除了你覺得這裡落後外,你看不出什麼,更沒有當前這種令人心生敬畏的感覺,這才是我們的根啊。”
讀書人的心思,我是無法理解,更無法循得到它的脈落,我本以為張心正為得知阿房宮未能建成,心中的夢想破滅鬱悶,卻原來他正感受著祖先發祥之地的神聖之氣。這神聖隨著太陽的西斜而氤氳成為淡藍色的氣體,蒙在遠山,蒙在村落,蒙在田野,蒙在我們的眼前,不停地帶著我們的眼光向上,向上,再向上,那是萬里無雲的睛空,藍得攝人心魄。我有些迷亂,這不是戰亂期間嗎,為什麼可以如此的寧靜?沒有一絲侷促與緊迫。
第四天上午,我們找到了那個三岔路口,在通往咸陽寬闊的馳道上,出現一個小的分岔,就像四五個車道的高速度公路上一個僅一個車道的分道,很不起眼,也非(www。kanshuba。org:看書吧)常的簡樸。在兩條道所形成的三角形夾角中間,立著一塊巨大的石頭,正面同樣逞三角形,每面分別用篆書寫著咸陽與驪山四字。雖然這兩個詞語字型大小很不一致,清晰度也不一樣,但是也讓我明顯感覺管理者的用心,提示人們哪裡是正道,哪裡是次道。唯一的缺憾是沒有現代的箭頭標誌,以我們的方向看沒有問題,如果某人是從另一個方向看到它們,就會出現歧義。不過,兩千多年前,就有人替人生地不熟的行人著想,這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張心往咸陽的方向望了望,還是選擇了走向驪山,張心一夾馬肚,馬小跑起來,我急忙跟上。
當天天黑之前,我們來到了驪山腳下,遠望驪山,在見慣南方崇山峻嶺的我眼裡,這山根本就算不了什麼,太多的泥土裸露,讓我覺得這就是一座土堡。夜幕降臨,整個山籠罩在黑暗之中,更像一個巨大的饅頭。
我很明確地向張心表達我的看法,張心說,在你眼裡並不起眼的山,在風水先生那裡,可是延續龍脈、藏風聚氣的穴位所在,那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有靈性,都有龍氣。若是你膽敢動山上一小塊泥土,任你有十族也不夠砍頭。
起點中文網 www。qidian。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一百二十五章 驪山之夜
更新時間2012…7…9 19:20:20 字數:2617
當我們與農家的老人談起驪山,老人仍然心有餘悸,輕聲地說,如果不是因為戰亂,這十幾二十年來,離驪山一里之外,要想多望山幾眼,也可以為一家人招來殺身之禍。老人還告訴我們,以前,這座山並無特別之處,他與小夥伴們經常到山裡打獵、採野果、玩樂,從來沒見山裡出現過什麼神奇之物,但後來來了一大群風水先生,不久,山就給封了起來,不但各個路口建有兵營把守,山腳下還有巡邏隊來往不停,再也沒有活著的人進過山。老人告誡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要靠近那座山,雖然因為戰亂,那些守衛的人已經散去,但據說,因為很久沒有人進到山裡,山林越來越陰森,而且,就算大白天裡,也能聽到地下冤魂厲鬼的嗚咽,只怕他們會從地裡出來作祟,吸人精魂。老人說,他們曾經見過上萬的民夫被押送到山裡,但直到現在,軍隊都已經全部撤走,也沒見幾個民夫出來。他們曾經遇到過從山裡逃出來的民夫,他們已經不能叫做人,只是一張風乾了的人皮蒙在了骨架之上,兩眼深陷,彷彿只是兩個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