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曼卿疑惑了一陣,居然後面都沒有人追上來。莫不是兩個人走的太快。幫留白找了一間客棧,安排妥當後,石曼卿給了她一些碎銀和一張一百兩的銀票。這些可是石曼卿平時一個月的花銷,這下日子要過的緊些了。
留白將銀票摺好貼身收藏,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仍是警惕的打量四周。理了理鬢角,才緩緩坐到床沿上,瞅了瞅床帳,又用手撥弄了兩下,才和衣躺了下來。
石曼卿回府時,已經還有兩個時辰便是早朝了。恐怕只能眯一會兒。路寶坐在他的房門口,身子倚靠在門上,口水沾溼了衣襟,發出輕微的呼嚕聲。
石曼卿看了一眼,也不推醒他,只撂了件毛毯蓋在他身上。返身回到臥室,選了個舒坦的姿勢,闔眼而眠。
從泰和門經過護城河上的白石橋,才真正進入皇宮。大臣們的轎子三三兩兩的停在泰和門的廣場前。禁軍校尉穿著銀紅相間的鐵甲,人手一根亮閃閃的長矛,整齊的排列在廣場四周。
張不放習慣睡在泰和門的舍房裡,方便看顧。天色不明,大臣們從轎子裡出來,忍不住打個寒顫,天氣是越來越冷了。眼看就要立冬了。剛熬過了秋汛,眼看又有大批的災民等著救濟。戶部尚書心裡最是煩惱,國庫的銀子就那麼多,他也沒辦法生出更多。但是這個年也不能不過。
照例,龍座上是空的。蕭分宜坐在龍座右下手的檀木椅上,大殿裡還是很暖和的,地龍燒的挺旺。
尚書令看著場面有些冷,不得不出來替戶部尚書打個圓場。本來,他也不滿意那些地方官辦事,尤其是將災民放入京都。現在戶部要賑災救濟,但是有沒有銀子。明年開春,還想再河套等地和匈奴人打一仗,現在把銀子都用完,到時候打仗,就有的麻煩了。
“依臣之見,各地災民湧入京城實在是地方辦事不利。應該予以責罰。”尚書令微微抬頭看了看蕭分宜的臉色,繼續說道,“但事已至此,放任不管容易造成民變。臣認為,應該將災民集中處理。”
“臣也認為此事可行。”戶部尚書連忙附和道。
“集中在一起固然是好。”蕭分宜頷首說道。
“但是臣認為,這些流民容易受人煽動。放在一起,更利於有心人成事。況且,若是救濟中出現什麼問題,也不好收拾。”諫議大夫適時說道。
“不如這樣吧。”蕭分宜微微笑道,“將這些流民打亂籍貫,編入台州的護軍營裡。糧食嘛,就用官倉裡的好了。”
眾人面面相覷,將流民編入軍營,這倒是聞所未聞。
“西宮,臣擔心這樣做不妥當。台州正是京都的外圍,離此不過三十里,如果流民與護軍們發生衝突,該怎麼辦?”
“流民都是為了吃飽飯。有飯吃又怎麼會鬧事。”蕭分宜淡淡說道。
戶部尚書掃了尚書令一眼,忙說道,“現在大概有三千流民在城外,保定府那邊攔住了五萬的流民。只是各地的情況不同,有些州府已經自行處理。”
“嗯。”蕭分宜點了點頭,“這樣很好。保定府離雲州不過十里,抽調八千雲州護軍,另保定府出一千騎兵。協守沿路流民,不要讓過多的流民繼續進入保定府。”
眾人心中明瞭,不敢再多說什麼。
“西宮,臣有一建言。”諫議大夫說道,“雲州護軍只有二萬人,抽調八千是否多了些。況且雲州劉氏前日還奏請增加五千護軍,現在不增反減,總歸不妥。”
“如今流民之變就在眼前,雲州自己就有五千的衛隊,又不打仗的,一萬二千人足夠了。”左丞出聲反駁道。
蕭分宜沉思片刻說道,“諫議大夫就以朝廷之名,發一封函給劉氏。詳細說明此間情況。五千的護軍,明春由兵部招募。”
朝堂上總是有那麼些針尖對麥芒的意思,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冉華身為秉筆尚儀常常在書房內伺候蕭分宜批閱奏章,釋出政令。所以對朝堂之事有自己的見解。
“黃河改道,淹沒良田千頃,百姓們沒有生路自然會想著到富貴地方討點生機。”冉華一邊清理奏摺一邊說道,“今年的秋汛來勢兇猛,地方上瞞不住,才擺到了面上來。”
“嗯。今天有件事還沒辦。”蕭分宜眯著眼笑道,“戶部沒有銀子,做起事來畏手畏腳。”
“公主有什麼法子?”冉華停了手裡的活,連忙問道。
“不過是打秋風而已。哪裡有什麼好辦法,經濟一事,不是我擅長之道。”蕭分宜笑了笑,
“誰知叫那個諫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