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有所求,不過誰不是這樣。只可惜老六當不得大用,沒學到四夫人的精明。不過能像四老爺一樣憨厚也是好事。”
魏楹看沈寄雖然臉上沒有笑容卻顯得心情很好的樣子,挑眉道:“怎麼了?”
沈寄道:“方才嗆了二夫人一頓,覺得很爽。”當初戒尺和《女誡》的氣,她忍了整整四年了。
“哦,明日送葬住哪裡你安排好沒有?”
送葬回來就要去見陳姨娘了,這樣才好避開眾人耳目。不然要特地出去太招眼。沈寄點頭,“已經尋好了個廟給了銀子讓我們借宿,和尚都離開自尋住處。”
“好,我讓十五叔通知他朋友把人帶來。陳姨娘還活著的事不能讓旁人知曉,就是四叔四嬸也不行。”
“我知道的。”
“還有一件事……”
沈寄抬起耷拉的眼皮,她很困了。於是問道:“什麼事?”
“算了,明天祖父的大事完了再說。你趕緊上床睡吧。”
“哦。”
第二日寅時眾人就起來拾掇,卯時起棺,一路白幡招展的往祖墳而去。通家之好的人家紛紛來路祭,而去魏家枝繁葉茂,出殯的隊伍拖得端的是長。卯正了,最後一撥人還在家裡沒有出門。而前頭遇到路祭的都要停留一番,半個時辰才走出去兩裡地。
魏楹和叔叔還有兄弟們在前頭做孝子賢孫一路哭靈,就連小權兒都被下人頂在肩膀上一路跟著。沈寄和嬸孃弟妹們跟在後頭。所有人的都是晚輩,都是用步行。就這麼一路走走停停,好在宅子離祖墳不算太遠,總算是午後就到了。
四老爺早打發了人來安排吃住,眼見離看好的下葬的時辰還有些時候,便先安排眾人在附近的家廟吃午飯,孫輩的兩個兩個輪著在墳地和下人一起守著棺材。第一輪自然就是魏楹和魏楓。
沈寄吃過以後就和小權兒一道去給魏楹送飯,路上遇到宋氏也去給魏楓送飯。
“二嫂”小權兒招呼道,宋氏應了一聲,然後不甘不願的蹲身喚道:“大嫂!”小權兒都招呼她了,她不招呼沈寄那就是不懂禮數。
沈寄點點頭,“二弟妹,我們一道走吧。”
“好!”
沈寄和宋氏彼此都沒什麼話說,好在小權兒一路還嘰嘰喳喳的說著才沒有冷場。
“大嫂,走不動了。”走了沒多遠,小權兒停了下來。
身後就只跟著一個拎食盒的挽翠,宋氏那裡也是隻帶了一個下人去送飯。這裡一路過去都是魏家的土地,安全沒有問題。下人都在墳地和家廟幫忙,沈寄還打發了人去附近不遠的廟裡收拾今晚的住處,便沒有帶更多的人出來。
沈寄便道:“那大嫂揹你?”方才小權兒吃了飯出來玩耍看到沈寄出來就要跟著她走,沈寄便打發帶著他玩的小廝回去給十五嬸報訊去了。
挽翠忙道,“奶奶,還是奴婢來背十五爺吧。”
沈寄看了一眼挽翠,“算了,那食盒裡湯湯水水的,我拎不好。反倒是我們小權兒不會灑出來啊。”湯水佐著比干乾的飯菜好下嚥,沈寄便多盛了一些湯。
小權兒看到沈寄蹲在面前,喜滋滋的撲上去,抱住她的脖子。沈寄墊了墊,四歲的小傢伙還是挺有肉的。不過她八歲就揹著東西到集市去賣了,雖然這幾年養尊處優,但日日鍛鍊,揹著小權兒走兩里路去送飯也不妨。不然,她也就不帶他來了。
宋氏看一眼沈寄的腳,後者穿的是輕便好走路的鞋子,“原來大嫂沒有包腳的啊,難怪這麼厲害。”她本來是想打發下人去送飯就是了,可是沈寄都親自去了,她再坐著歇腳就有些不妥,只得也親自前往。
沈寄知道她是在諷刺自己丫頭出生。這個時候,只有丫頭出身才是不包腳的。所以今天這一路步行對沈寄完全沒壓力,對其他女眷可算是折磨了。宋氏好容易解脫,又因為沈寄要親自去送飯不得不也跑一趟,心頭自然有些怨氣。而且,兩人的仇怨由來已久,上次因為洪大丫的事沈寄發作起來,宋氏就到這個家廟過了半年清苦的生活。得了機會自然是要刺沈寄兩句的。
“是啊,所以走路還算穩當。”
“哼!”
沈寄轉過頭去,“二弟妹,你沒聽二嬸說我現在在京城出入的都是皇宮王府這樣的場合麼?下次到京城,大嫂領你去長點見識。咱們是一家人,不用外道。”
“大嫂,我也要去。”小權兒嚷道。
沈寄把他往上送了送,“行啊,也帶你去。”
宋氏閉上嘴不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