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1 / 4)

能錦上添花。她心頭都有遺憾,倒是太后,對她很是不錯。雖然她並不明白真正的原因。

太后捏了下沈寄的臉,“捨不得哀家,那就別走了。”

沈寄低頭看自己的腳,嘴裡支支吾吾的。

“看吧,就知道不實誠。”太后對王嬤嬤說道。

“不是的,人家說的是真心話。”

“只是更捨不得你男人!罷了,哀家明白的,小夫妻分開這麼久,自然是想念的。”太后想著皇帝說的不能把魏楹調進京來的話,知道沈寄早晚也是要回去的。雖然經過這些時日的相處,她心頭已經認下了這個孫女,但畢竟沒有實證。至於嵐王的小心思,太后一時間倒沒往那上頭想。只是認為嵐王想把人留在京城陪著自己,他也好查證。畢竟嵐王是知道這多半就是王叔的遺孤的,老人家就沒往那上頭想。只當他不知道皇帝說的不能調魏楹進京的話,所以才這麼做的。

而耿太醫在回太醫院的路上被一個小太監拉到柱子背後問了幾句話,他實話實說了,然後得了一份封口的好處費。那小太監再轉回去對自己主子說了:“王爺,那位魏夫人的毛病看起來沒有莊太醫說的嚴重。”

“老七他這是要做什麼?皇祖母又為何這麼喜愛一個突然冒出來的小官的女眷?這裡頭必定有本王不知道的內情。”

沈寄回到家裡,想著再有一兩個月就可以離京,心頭十分的歡快。佛經便有些抄不下去,只得罷手。

流朱這些日子一直是頂了阿玲的位置在近身伺候,沈寄今日心情大好,便將她也提成了大丫頭,漲了月例。而凝碧回了京城也就沒有一倍半的月例可以拿,兩人終於持平了。這樣也就杜絕了流朱心頭繼續的不平衡。之前凝碧人在蜀中,一則蜀中要清苦得多,二則眼不見心不煩。但如今大家都在京裡,幹一樣的活,月例卻差這麼多自然會產生一些微妙的想法。沈寄已經觀察有一些時日了,今日便把她提了上來。管理這些丫頭也需要用到現代管理學啊,心理學是首要啊。

這些可都是身邊的人,如果忽視了很容易就會日後埋下禍根。不但是她們,連她們的家人也要留意著。要做一個好主子,首先就要學會收買人心。就譬如上次阿玲和管孟的事,雖然付出了代價,但是也收穫了兩個死忠。並且讓其他的下人看到了危難關頭,沈寄不會丟棄他們。

如今,阿玲的面上早已癒合,因為及時塗抹了內造藥膏,如今看著倒也瞧不出來了。而管孟養了將近三個月,也差不多痊癒了。顧媽媽就和沈寄商量,阿玲之前照顧管孟,一個屋子待著,還是儘早把婚事辦了的好。

沈寄便將阿玲的契約取了出來,讓她爹來把人接回去。阿玲臨走捨不得沈寄,抱著她的腿哭。她跟在沈寄身邊學到了許多東西,不然至今還只是個心懷憤懣被繼母差遣做髒活累活的苦命丫頭。而且這一次那麼為難的事,如果不是沈寄讓小廝們都去幫忙,管孟就要被活活打死了。要不是那位林世子給的藥膏,她臉上就要一直頂著一道鞭痕。這也是多虧了奶奶的面子。

“奶奶,我不開雜貨鋪了,我還想跟著您成麼?”

沈寄摸摸下巴,她身邊兩個管事媽媽,一個顧媽媽,一個挽翠。按規格是夠了,不用再添人手。不過顧媽媽是留守京城的,而且阿玲婚後怎麼都是要跟著管孟走的,管孟一個孤兒在京城又沒有家,他在魏楹身邊是最得力的。所以,阿玲肯定也是要跟去蜀中的,這樣也省得她繼母一直跟她糾纏。

就這些時日,阿玲臉上受了傷,繼母幾次來看她都不斷的跟她哭窮,家裡三個老少爺們挨著個的‘病了’,一定要她臨出嫁前再給孃家留一筆銀子。她爹要養老,弟弟要娶媳婦。阿玲氣得不行,便告訴了她爹。和管孟商量以後,把自己一半的積蓄給了她爹以備不時之需。阿玲的爹不要,說她從小就沒怎麼花過家裡的銀子,到魏家做丫頭還時常送銀子和衣食回家。如今要嫁人了,家裡給不起什麼陪嫁,怎麼還能要她的體己。阿玲便說她雖然出了魏家,但管孟還在,日後她難道還能餓著凍著了。還是堅持讓他拿回去收著。管孟也再三說讓他拿回去,他斷不會讓阿玲受罪。

阿玲的爹點點頭,“你們可要好好的在魏家做事,魏大奶奶待咱們太厚道了。”

沈寄想到這裡便答應了,“行啊,反正管孟肯定是要跟去蜀中的。至於你,倒不一定要留在我身邊。你在我近處開個鋪子,也可以幫我多打探外頭的訊息。時時進府來看我和流朱凝碧他們也就是了。”

“嗯,奴婢都聽奶奶的。”

阿玲和管孟成親,就在德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