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身替換吧。”沈寄拿過圖紙,“嗯,還不錯!有進益!不過以後到了徐家,可不許這麼任性。”
“知道了。”
“你 婆婆年歲同我差不多,還年輕著呢,如果她說要將中饋交給你管,你別大大咧咧的接下來了。人都是喜歡掌權有控制慾的,尤其婆媳之間,有一場天然的拉鋸戰。依 我說,你不管中饋日子還鬆快得多呢。反正你也不需要靠管家撈銀子花。你的陪房也不用。我讓你早早的學,是不想你以後被人矇騙,或者人家一下子丟到你手上, 你手忙腳亂的。”
“嗯。”知道沈寄是在教她,沈寄認真的聽著。
“徐家人口算是簡單,你公婆也疼愛你,不過關鍵日子是你和徐贇在過。你也別太欺負他了,該軟和的時候還是要軟和著點。”
“曉得了。”
一次也不能說太多,要潛移默化。而且,說得再多也不能替她去過日子。還是回去抱小女兒吧。小豆沙十個月了,正是要學說話的時候。記得之前幾個孩子都是十一個月左右開的口。魏楹前幾天把小閨女抱在腿上教她喊爹呢。沈寄沒打算同他爭,她也回去教女兒喊爹去。
一 個月後,魏楹等到了小女兒開口,第一聲就是喊‘爹’,他眉開眼笑的把小豆沙抱到懷裡,親了好幾口。沈寄笑著拿出小包子的信來看,她按日期給編了號,小傢伙 一般是十來日就是一封信來,每到一處大港口就寄一番見聞錄的日記來。開始的時候沈寄還能對照著輿圖以及《山河志》看,後來就不行了。只能憑記憶揣測他是到 了那個地方。每回有信來,沈寄都等著魏楹回來一起看,他嘴上不說,心頭惦記得很。只可惜不能回信,因為回過去,他們往往已經不在原地了。
這才兩三個月,就巴心巴肝的想了。不過從小包子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他是非常欣喜有這麼一個長見識的機會的。真真是兒行千里母擔憂!
至於小饅頭,頭上沒有哥哥頂著,腳下又多了個軟乎乎剛會說話邁步的小妹,他勤奮多了。習文修武,根本不需要太多的督促,連小親王都說他跟變了個人似的。
小饅頭道:“哥哥在的時候,我被他的光環擋著,樂得當無憂無慮的小弟。可哥哥出遠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