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交予她,更何況是與她有更親密的關係?
但是突然有一天,皇帝陛下一臉凝重地進了萬姑姑的寢室,第二日便將晴雨齋賜給了萬姑姑,還讓尚宮局的送了好些等同於衣服首飾過去。
在後宮人的眼裡,皇帝陛下這是趁著賢妃娘娘懷孕的時候不甘寂寞,重新又想起了那萬姑姑的好。不僅如此,萬姑姑自從再次復寵之後,簡直就是衝冠後宮。皇帝陛下倒再也沒有去過毓德宮,反而把賢妃娘娘冷落在了一旁。
一開始的時候,汪德在宮裡頭為皇帝陛下行走辦差,偶爾遇見賢妃娘娘身邊的芳汀姑娘,還會下意識地躲著她走,總覺得愧對毓德宮上下。
但是汪德漸漸發現,皇帝陛下雖然表面上對萬姑姑多有照顧,什麼好東西都往晴雨齋搬,然而和仍舊如同往常、送去毓德宮的東西相比,這不過是九牛一毛。只不過大家被萬姑姑的盛寵遮了眼,沒有意識到罷了。
而且即使皇帝陛下偶爾去晴雨齋與萬姑姑說說話,也從來不會在那留宿。
朱見深在批奏摺,汪德侍立在一旁,不知不覺腦中就千頭萬緒,總覺得哪裡有些奇怪。
“站著幹嘛”不過當他快要想到什麼的時候,朱見深突然從奏摺當中抬起頭瞥了他一眼,吩咐道,“還不快去!”
“是!”汪德一激靈,馬上退出了正殿。有什麼東西在他腦中一閃而逝,但他卻沒有抓住它的尾巴。
皇帝陛下的心思可真是難猜。原以為他不過是交代自己一二、等自己有空了再去,沒想到卻是要自己立馬就去!這萬姑姑一受傷,皇帝陛下馬上貶了吳才人,難不成,是真的和萬姑姑。。。。。。
哎,也罷,奴才嘛,只要聽主子吩咐行事便是。想那麼多幹嘛?
然而汪德覺得,這萬姑姑也是可憐,不過受寵十多日,便遭了吳才人的毒手。仔細想想,這後宮爭鬥雖然可怕,然而像吳才人這樣子親自出手鏟除眼中釘的情況,卻極為少見。誰會這麼沒腦子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呢?
對啊,就算再怎麼沒有腦子,也不會在光天化日、當著眾多奴僕的面行兇吧?
其實當初錢太后得知這件事後,第一反應便是有人故意陷害。
可是不管是在場的宮女太監,還是那後來趕到的連大將軍,證詞均都一致,將萬姑姑推下湖裡頭的就是吳才人。而且經過查證,萬姑姑與吳才人兩人均是心血來潮去的八角亭,實屬巧合。就算是有人故意設計陷害,也不可能將時間和地點掐的那麼準,更無法控制吳才人和定妃的情緒與對話。
這吳才人,可算是折了。
不過這件事兒除了那吳才人行事魯莽、為人蠢鈍之外,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皇帝陛下的堅決。當初這事兒傳到宮外頭,也有那死腦筋的諫官在朝上直諫,陛下乃是一國之君,怎可如此不顧體統,做出此等荒唐之事?寵幸那大齡的宮女也就罷了,可為了她而嚴懲風評一向很好的定妃娘娘,實在是太過了。
可是朱見深一個陰狠果決的眼神,就讓那諫官受到了不小的驚嚇,一時之間忘記了後面的話。
雖然是寒冬,然而殿裡頭可是溫暖的很。但是這名諫官卻覺得,皇帝陛下的眼神就像是把自己扔進了冰冷刺骨的大雪天裡頭,叫人既害怕又難受、再也說不出其他的話。
其實自打皇帝陛下將於冕召回京城開始,原本尚算平穩的朝堂就開始起了波瀾。皇帝陛下不顧芥蒂、開始培養得用的人才,那麼對於舊臣來說,尤其是那些個處在灰色邊緣、不怎麼磊落的官員們來說,這本來就是一個危險的訊號。
除了以李賢等人為首的賢臣們尚會發表對於國事的見解和看法之外,只要不牽扯到自己的利益,那些個平庸無為、得過且過的大臣們,本就不敢在朝堂之上說出反對皇帝陛下的話,生怕惹得皇帝陛下生氣。
當初百官進言、宜早日立後,嚷嚷的最大聲的也就這些個諫官。現在定妃出了事,好不容易有個膽子大的不退縮為定妃說話,也被皇帝陛下的威壓止住了嘴。
但是若是就這麼閉嘴,未免也太慫了。
“陛下若是執意如此,怕是要成了百姓口中的昏君。。。。。。”那名諫官拼了最後一絲勇氣,說出了這句話。
“那就如何?”皇帝陛下好整以暇地看著他,沒有半點在意。
得。。。。。。看來皇帝陛下這是鐵了心,再說話,那就真的要沒命了。
再也沒人開口說過話。
“那定妃也真是蠢,萬貞兒此時正是得寵之時,就算是沒有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