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間考舍,而明顯,她的這間考舍是臨時搭建的,裡面稍微寬敞些,有個暗閣子裡放了恭桶,算是解決了五穀輪迴的問題。其他的倒真沒什麼差別。門是鎖起來的,門外站著幾個嬤嬤,是監考,也是怕她被人衝撞了。裡面只有一桌一椅,都很乾淨,顯然提前有人給擦洗乾淨了。
鄭青鸞坐下後,考生還沒進來過半呢,自然不會公佈題目。她一時覺得有些無聊,只好翻看自己的答題紙……在一些窮的州縣,就連這東西也要自備呢。但無論衙門發也好,自備也罷,格式都是一樣的。
一共是十一頁,第一頁是封面,院試很嚴格,考生情況不能直接寫在封面上,而是要採用‘糊名’、之後‘謄寫’,鄭青鸞看到封面上有個號戳,戳上寫著‘院考甲字零號牌’,就有些無語。從來都是從一號開始排起,給她這個插考生一個零號!忒不吉利!千萬別再考個零蛋!
開啟封面後,另外十頁才是答題的地方,每頁十四豎行,每行十八個紅格,一個格寫一個字。此外還有幾頁草稿紙。
等到考生全部進場,都坐好後,才開始考試。
此次的主考是府尹李大人,聽說娶了杜相的表妹。算是杜家的人。
雖然不能明著難為蕭鄭氏,但有些事,他還是要朝杜家表明態度的。考題的難易程度就是堂堂正正的陽謀。
他稍作沉吟,見衙役將所有考舍都鎖門後,便在一張空白的橫軸上,揮毫寫下此次院試的題目——作一篇時文和一首試貼詩。
就見紙上寫著‘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鳥乎?詩云:穆穆文王。’一首試貼詩的題目‘陰陰夏木囀黃鸝’的五言八韻詩……按說本朝只重時文,標準都是考兩篇八股文的,但李大人為了增加考試難度,將時文改為一首試貼詩。
當兩個差役手持卷軸在考舍前走過,保證每個人都看清題目後,原本鴉雀無聲的考場中,卻此起彼伏的發出一陣無法抑制的倒抽冷氣聲。李大人在外巡查,便看到許多學生面色煞白、如喪考妣,顯然是被自己出的題目駭到了,不由微微的得意一笑……也算對杜家有個交代了!不論結果如何,杜相怪不到他身上!
院試因由考官命題,且自主性很大,所以鄭青鸞一直都覺得這樣的考試很不靠譜……有的考官很懶,隨便從經書上找句話應付,有時甚至與考生平時背誦的程文完全相同。因為法律並沒規定不許‘剿襲’,所以正好背過那篇的考生,只需將其默寫下來既可,而且哪個考官也不敢不取——要知道不是誰作一篇都可以稱為‘程文程墨’的,那都是時文大家、歷代翰林所作,你敢說不好嗎?
遇到這樣的考題,考生佔了便宜,可對出題人來說,就真是把人丟到姥姥家了!……國家為選取人才,花了那麼大人力物力舉行考試,你就出了這麼個程文滿天飛的題目,能考出什麼東西來?
但實際上這樣的情況卻是難以避免的,因為要考核的內容無非是四書五經,統共也就那麼幾萬字。全國一級級那麼多考試,都要從其中出題,除了那些犯諱的話之外,哪一句沒有用過?
現在,只要去書店就買全套程文回來,翻一翻目錄,就能做到不重樣。鄭青鸞一直研究的也就是這樣的範文!
為了防止出現重題的現象,各位考官也是智計百出。怎麼說活人也不能讓尿憋死啊?於是有位被逼急了的老大人,他將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句子中各提取一半,組成一個沒人見過的新句子出題,美其名曰‘截搭題’。要知道排列組合是無窮盡的,所以立刻開創了一片新天地。
從前朝起,朝廷乾脆承認了這種搞法,頒佈法令曰:‘正考必出大題,預考可出小題。’鄉試以上稱為正考,以下則是預考。所謂大題便是形式與文意完整的句子,小題就是截搭題。
即使沒做過八股文的也能看出來,小題因為割裂經文,牛頭鹿身,在士子看來,往往題意難明,題情難得,在破題時但有毫髮之差,寫出來的文章便去了千里之外,所以時人皆認為‘小題難於大題’。
現在李大人不知道抽的什麼風,所出的就是一道截搭題,而且是變態的‘書’、‘經’混搭,無怪乎大部分考生哀嘆不已,就連鄭青鸞一看題也想直接打了包裹回家算了。奶奶個熊!太難為人了!
她覺得沮喪極了!但透過柵欄門,看見對面的幾個號舍,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一身葛衣,卻氣度沉穩,就見他微微沉吟片刻後,便面露微笑,開始提筆在稿紙上疾書,顯然已經成功破題。再看另一個,十七八歲的年紀,一身華服,雖然緊皺眉頭,但經過一番苦思冥想,也已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