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部分(1 / 4)

小說:顫慄世界 作者:低訴

這名高階負責人名叫陳經航,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科學家,Z國天文學、航空航天學的泰斗級人物,天眼的專案,是從他爺爺那年代開始構想,在他父親那個年代開始設計,終於在他手中被真正建造了出來。

天眼的建造,真的如同它的名字一樣,給地球開了一隻天眼,給人類開了一隻天眼,大量的天文資料被傳送回來之後,Z國的天文學、航空航天學無比地激動和興奮,這隻直徑500米的天眼,一天收集的資料量,就抵得上以前那些直徑十幾米、幾十米的小天眼十幾年的資料收集量!

陳經航就負責這些資料的初步整理研究工作,在天眼連續工作了半年時間之後,陳經航的一名助手,無意中在海量的看起來似乎毫無意義的資料中,發現了一些奇怪的東西。

最開始的時候,陳經航覺得這些資料可能是系統錯誤造成的,畢竟它們的數量極小,相比起天眼日復一日按收到了海量資料而言,連滄海一粟都稱不上。

但是,後來,這些資料再度出現了,這些細小的資料異常,引發了一些現代天文學無法解釋的現象,這讓陳經航很敏感地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我們所生活的太陽系,並非象我們所想象的那樣,只是宇宙中普普通通的一片空間,一片各方面符合物理特性的連續空間。

如果把這片空間降維成一個平面的話,應該是極其平滑的,平滑到不應該有任何物理意義上的瑕疵,但是,那些不該出現的細小資料,似乎在提醒著陳經航,這片原本應該絕對平滑的空間,出現了極為細小的瑕疵,通俗一些講,有些地方的空間出現了極為細小的錯位。

這些錯位空間錯位的程度,細小到幾乎只有幾十個原子大小,分佈在太陽系內外,如果不是500米天眼的建成,根本不可能發現這些空間錯位,而且這些空間錯位的分佈是呈一定形狀分佈的,把它們連在一起的話,會組成一個很均勻的巨大球體。

在反覆仔細研究了這些資料幾個月之後,陳經航提出了一個很大膽的理論,就是小宇宙的理論。

在他看來,只有一個原因能造成空間細小的空間錯位,那就是在那片空間裡出現了一個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小獨立空間,獨立於我們所生存的宇宙之外的小宇宙空間,那裡面受到規則的限制,有著另外的物理法則。

但這些小宇宙必須要和大宇宙相連才能保持穩定,甚至進行自身的新陳代謝,所以,它必然會有一處和大宇宙相連的出口,也會有一處和大宇宙相連的入口。

至於那些形成空間錯位的資料,應該就是從我們生存的大宇宙,與那些擁有獨特規則、獨立空間的小宇宙重疊邊緣處形成的,規則相互抵抗造成了空間細小的錯位。(未完待續。)

第1316章探索

原本的天眼是用來觀測無限遠處的宇宙深空、尋找脈衝星、黑洞來的,沒曾想,無意中在太陽系內有了新發現,陳經航知道這個新發現,一旦公佈出去,必將驚動整個天文界,對天文學和航空航天學來說,有著跨時代的意義。

柳乾在寄魂到陳經航身體中之後,從陳經航的大腦裡提取到了所有的資訊,並且把觀測到的資料,全部輸入進了梭形飛船的系統之中。

“這應該是空間瘤的早期形態,也可能是時空瘤。”機器人在對資料進行了一番分析之後,向柳乾解釋了起來。

雖然柳乾的分魂現在遠在千里之外,但分魂和主魂之間的資訊溝通還是實時的,在分魂拿回資訊之後,主魂也立刻和梭形探測器的系統溝通了起來。

“空間瘤?能不能別叫這麼難聽的名字?叫小宇宙不是更貼切一些?”柳乾吐槽了幾句。

“它……確實就叫空間瘤。”機器人自適應了柳乾的語言系統,此時似乎找不到更合適的代替詞彙。

“好吧,空間瘤就空間瘤吧,你和我具體說說這空間瘤是怎麼回事。”柳乾轉入了正題。

“差不多和你先前瞭解的那樣,一個寄生在現在宇宙中的小型空間。”機器人很簡單地回答了柳乾。

“你身為未來科技的探測器,為什麼沒發現這東西?地球上很簡陋的天眼裝置卻是發現了這東西?”柳乾向機器人質疑了幾句。

“是因為你沒有啟動空間瘤掃瞄程式。”機器人很直白地回答了柳乾。

“這個……”柳乾竟無言以對,看起來越先進的科技,分工就越精細,就連掃瞄程式,都細化到了每樣東西有專門的程式。

“現在啟動空間瘤掃瞄程式嗎?”機器人向柳乾問了一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