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購二手核彈?恐怕地球上除了矩陣科技也不會有第二家公司了。
全球四大頂尖的有核國家全部去矩陣科技竄門了,紛紛想要兜售自家倉庫裡放置了半個多世紀快要發黴的核彈頭,不過真正的合作伙伴只會出現在“核大戶”俄羅斯和美國,英國人和法國人頂多過來碰碰運氣。
這是核彈,不是手榴彈,能賣一枚也是好事兒啊。
不過有意思的是,這邊合作還沒開始,買家還沒來得及與賣家碰面,另一個地方卻聞聲而引起不小的轟動。
那就是能源市場。
影響的形式直接體現在了華爾街。
矩陣科技放出大規模回購二手核彈頭極其核子材料的訊息之後,《華爾街日報》就對此訊息進行了重點報道,華爾街更是對此進行了重點關注,不少的分析師對此進行了深度解讀。
矩陣科技的這個舉動可謂是牽動了全球能源市場的心絃,尤其是石油市場。
在半年前矩陣科技就披露出實現了可控核聚變,震驚世界,一度讓全球能源市場大震動,而今又丟擲這一則重磅訊息,讓已經有所緩和的能源領域和大型石油公司驚顫不已。
才緩過勁來,又是心驚肉跳了。
無數的石油公司已經在背後破口大罵。
說好的不考慮進軍能源領域呢?就這架勢你給我說不進入能源市場?見鬼的承諾果然不可信。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在短短的半年多時間內已經蒸發掉了6000多億美元,不但迎來公司上市以來股票首次跳水,跳水的幅度也是讓人驚顫,如今更是首次鐵破2萬億市值的大關,其他石油公司的日子也不怎麼好過。
有趣的是,迪拜土豪們在近段時間也不怎麼愛炫富了。
石油作為當今全世界的工業體系的核心資源,雖然能夠衍生重要的化工材料,化工材料是各大工業不可獲取的資源,但這些都是石油的附帶價值。
石油真正的核心價值所在是基於它牢不可破的能源地位,而今天面臨更加優質的核聚變能源的挑戰,形式不容樂觀。
幾乎沒有競爭力。
矩陣科技實現可控核聚變技術向全世界闡述了一個未來不可阻擋的明朗趨勢,不久的將來石油不可撼動的能源地位將會被核聚變能源所取代。
撬動石油在能源領域的地位,影響是不可估量的,無數的產業和公司都與石油能源有著莫大的關聯,受到衝擊的可不僅僅是石油公司。。
石油公司是首當其衝,毋庸置疑,而更多的產業和企業都會或多或少的被波及,比如汽車製造商,在未來不謀求轉型必然會迎來倒閉的危機,而這僅僅是其中之一,即便是汽車製造和供應商,這個領域波及到的關聯性產業叢集鏈條也是龐大到令人恐怖。
所謂掌握核心科技才是王道,企圖讓別人的一言獲得生存是可笑的。
現在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背後大罵矩陣科技無恥,儘管知道這沒什麼卵用,但依舊不妨礙他們在背後爆粗口。
這幾百億美金的核彈頭回購需求量,不是要進軍能源領域是要幹什麼?沒有人會相信。
一週後。
康濤與任鴻再次會面到是一片輕鬆。
“任總,矩陣科技這一公告發出去就攪動全球能源領域一片混亂,哈哈。”康濤心情很舒暢,只有內部人知道矩陣科技根本就沒有打算要進軍能源領域,但就目前的舉動,即便一百張嘴去解釋也說不清楚,除非不回購核彈頭。
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康濤心情舒暢的原因,自然是有道理的。
目前石油領域戰戰兢兢,一股人人自危的氣息難以掩蓋,危機感的來源不是目前,世界上的各大石油大亨們也知道,石油即便有被取代的跡象也不會在近期體現出來,以石油能源為紐帶涉及到的和關聯到的東西太多了。
一個不好混引發全球動亂,這可絕對不是開玩笑的,真正的石油大亨們也料定矩陣科技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諱做出過激的舉動。
但核心科技才是王道,讓這些大亨們感到危機的是未來,而且不會太久了。
至於康濤心情舒暢,自然是本國從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矩陣科技攪動能源領域的風雲,石油市場波動異常,對於不斷上漲的石油價格在聚變能源的“核陰影”籠罩下迎來大幅度的下跌。
這麼好的機會怎麼可能放過?在無數人認為即將是廢料的石油卻是在近段時間大規模的進口國內。只有自家內部人知道,矩陣科技大規模收購核彈頭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