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下的記者震驚過後,在面對任鴻那大義的宣言不由得再次響起了一陣掌聲,任總現在是在全球範圍內瘋狂的吸粉給自家公司鍍金來著,這種情況不收好人卡簡直糟蹋。
現場正在鼓掌的記者群也是激動難耐,今天有超級猛料,意外的超級猛料。
任鴻壓了壓手勢,接著說道:“這一次事故也意外的促成了CMSX與NASA的合作,關於此次救援計劃我們有一系列的方案,除此之外我們將會協助NASA重建火星哨站基地,我們將會在三個月後協助NASA送上第二批宇航員前往火星,並在六個月後抵達火星,在未來,我們將會共同在火星展開一系列科學研究事宜……”
場下的記者和關注訊息的人無不驚訝,矩陣科技不但要展開救援行動,還要幫助NASA重建火星哨站基地,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外界的預料,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兩個本來在暗中相互較勁的並視彼此為競爭對手的存在,最後竟然會走向了合作的道路上,這樣的結果讓外界大跌眼鏡。
提問時間一到,記者們最期待的時刻來臨。
………
……
…(未完待續。)
【第568章:世紀忽悠】
……
記者:“您好,Mr。任,請問‘火星快車號’真的可以做到100天時間完成4億公里的航程?它使用的是什麼推進系統?蘊含了哪些優勢科技?據我所知,現有的科技水平下燃料的限制根本做不到推進數千噸飛船在如此短時間內航行4億公里的超長距離,對此您有什麼回應?”
任鴻:“關於‘火星快車號’的問題,這是CMSX技術的精華,具體有哪些優勢技術,很多,全部肯定說不完。不過在這裡也說幾個關鍵技術點。眾所周知,本國的鐳射技術領先世界,‘火星快車號’之所能夠實現這看似實現不了的奇蹟,是因為我們已經做到了技術上成熟並形成了一套技術體系。”
任鴻看著眾人補充道:“‘火星快車號’的另一大亮點,使用的不是常規的後置推進引擎,而是利用多組鐳射照射前端16千米的巨大光帆,以前置引擎催生推力,當然,僅是做到這一點還遠遠不夠,這意味著需要巨大的能量為多組鐳射提供長時間的能量持續輸出。”
“這位記者也提到了,燃料是制約速度的關鍵,推力的關鍵,好在我們解決了供給鐳射器的能源問題,因為我們已經實現了可控核聚變,併成功裝載至‘火星快車號’上面。”任鴻這是帶著從容不迫的面色,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頃刻間,釋出會現場一片死寂,整個世界一片死寂,這條訊息一出,無異於一枚深水炸彈在湖中被瞬間引爆,頃刻間在世界範圍內引起滔天波瀾。
中國,實現了可控核聚變?
是了,除此之外還有能有更好的理由去證明“火星快車號”的能源供給?除了核聚變產生的巨大能量能夠滿足之外再也沒有第二個可以替代的了,總不可能是所謂的反物質吧?除此之外,再也沒有更好的解釋了。
核聚變能源是當今世界被公認為最有希望替代石油能源的新興能源,只是技術難點實在太大了,至今都沒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全世介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訊息措手不及。
就在這條訊息從任鴻的口中親自說出來的時候,太平洋彼岸,華爾街已經開始變得躁動不安了,能源市場尤其是石油市場彷彿感受到了一股風雨欲來的窒息感。
釋出會官方席位上坐在查爾斯。博爾側面的劉宇梁卻是憋著一語不發,心道:忽悠,接著忽悠!
看到發言臺上任鴻那從容的神魄,這份演技和淡定他是自愧不如啊。
劉宇梁能夠想像到這枚煙霧彈會產生多大的威力,尤其是在能源市場會造成多大的衝擊,形成多大的波瀾沒人敢去想,任鴻這一番話彷彿預示和宣告中東土豪們的好日子快要到頭了的節奏。
這場大戲的劇本早就制定好了,各個戲份分工明確,給世界丟擲這個煙霧彈後遠沒有結束。既然實現了可控核聚變自然就要建造一些核聚變能源工廠之類,以便堵住世人的質疑,不建造幾個能源工廠就無法解釋為什麼掌握了可控核聚變不應用。
這個再簡單不過了,再來一個大忽悠,到時候隨便找個地方搭個場子,搞幾臺相關高大上的先進裝置和儀器組建,然後把火星上開採回來的紫源晶石,把蓄滿了能量後的紫源晶塞進去進行高額的能源輸出,給外界造成一種只有核聚變反應才能得到海量能源的假象,隨後再拉幾個專家到現場遠距離觀摩,再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