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2 / 4)

張濟的侄子張繡,呂布手下的張遼、高順等人。尤其是高順,王允知道他“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的性格後,任命他為虎賁中郎將,比二千石的高官,專責長安的治安問題。

有了這些人做班底,王允的底氣更足了,行事更加大刀闊斧,將朝廷還能管轄的地盤,治理的蒸蒸日上。

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在原劇情中,李傕郭汜等人反攻長安成功,趕走了呂布,逼死了王允,挾持了皇帝,所以有馬騰、韓遂起兵二十萬,聲言討賊。現在王允沒死,將朝廷治理的也很好,這兩個傢伙依然起兵了,說是要清君側,要除掉王允、呂布這兩個挾持皇帝的奸賊。

這真是賊喊捉賊,呂布也就罷了,王允可是名正言順的司徒,主持朝堂大事是理所應當的,對皇帝劉協也是恭敬有加,何談挾持?他們不過是想自己上位,才找了這麼個藉口而已。

王允也是剛烈,聽到這個訊息頓時大怒,立即用朝廷的名義宣佈兩人是反賊,並出兵迎戰。

賈詡獻計曰:“二軍遠來,只宜深溝高壘,堅守以拒之。不過百日,彼兵糧盡,必將自退。然後引兵追之,二將可擒矣。”

可王允和呂布都不願用這種窩囊計策,一定要正面迎戰,一舉殲滅這兩人。賈詡也不是諍諫的性子,既然他們不聽,也就不再說了。

安坐後宮的李響自然也知道了這個訊息,他覺得賈詡的計策是個好辦法,可以用最少的損失取得最大的戰果。可是同時也覺得形勢不一樣了,李傕、郭汜只能用這種計策取勝,呂布卻未必。而且馬騰出兵,他的兒子馬超必然隨行。馬超曾被曹操贊為有呂布之勇,現在他和真呂布對上了,不知勝負如何?

只是可惜了,李響這一次穿成女兒身,不能跟著大軍征戰,無法親眼目睹呂布和馬超的大戰了,讓他頗感遺憾。

數日之後,以呂布為主將,領兵三萬,西去二百里,在盩厔山安營紮寨。盩厔山道路險峻,是據守的好地方。呂布雖然自負,但他手下只有三萬人,要和馬騰、韓遂的二十萬大軍硬撼,他還沒那麼傻。

第352章暗流洶湧

呂布領兵前去迎戰馬騰、韓遂,長安城裡立即暗流洶湧起來。之前被王允震懾的世家大族,剛剛投降過來被罷了兵權的西涼諸將,還有不知屬於什麼勢力的跳樑小醜,都蠢蠢欲動。

對於這種情況,王允不是沒有準備,他將呂布首先最能打的兩員大將高順、張遼都留了下來。可是這兩人的震懾力顯然遠遠不如呂布,該活動的人照舊活動,只是很隱蔽而已。

王允對這種情況不是沒有預料,但也沒想到居然有這麼多人想把他掀翻。想要在他們發動前把這麼多人揪出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許多豪門貴族的府邸不是誰都能進的,許多人的身不是隨便能搜的,一旦抓不住把柄,這些人反噬起來,就算是王允也兜不住。

無奈之下,王允只好入宮求見李響。可又讓他沒想到的是,當他見到李響,還沒等開口說話,李響就讓人送上來十幾塊綢布。王允開啟一看,發現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名,而且還由高到低的列明瞭上下屬關係,整個集團的最終述求,或者其中哪幾個人橫跨幾個集團,各自起著什麼作用等等。

十幾塊綢布,就是十幾個集團。當然,長安城裡還沒有這麼亂,大的集團只有兩三個,李響之所以列出這麼多,是因為一個集團裡的人往往也心思各異。比如西涼軍集團,李傕、郭汜、樊稠、胡軫等人想的一樣,就是要徹底推翻王允,殺了他奪取朝堂大權。此外還有張濟、段煨兩人。覺得推翻王允太冒險,不如退而求其次。多爭取些好處就行了。正是這個原因,李響將他們區分開來。各自成為一個集團。

這兩夥兒人意見不一致,彼此爭吵不休。雖然贊同推翻王允的人比較多,但他們都是被王允削了兵權,嗓門再大也沒用。不贊同的人雖然少,可是張濟和張繡這叔侄倆有兵權在手,他們的話分量就更重些。因此爭來爭去,反倒是張濟這邊佔了上風。

類似的情況在朝堂高官集團裡更加明顯,楊彪是一個意見,董承是一個意見。馬日磾又是一個意見,連蔡邕身邊都聚攏了一幫人,又是一個意見,亂成了一團麻。不過這些人都是成熟的政治家,他們很快就統一了意見,就是不能讓王允獨掌大權,大家分享才是正理。

然而不管是西涼軍集團,還是世家大族集團,都不算什麼。最麻煩的反而是另一個看上去不怎麼起眼,但卻最陰狠的集團,諸侯集團!

這個集團裡,包括了袁紹、袁術、曹操、公孫瓚、劉表、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