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全家不值五百金。朱買臣的黑狀是不成立的。
皇帝是聰明人,朱買臣都敢忽悠。難不成,朱買臣要自己送死?
且慢。
當我看到張湯瞬間之表情的那一刻,我終於明白了,朱買臣要告張湯黑狀,不是犯傻找抽,亦不是心存僥倖,甚至,還很有把握搞定張湯。
因為,聯絡前後我們發現:張湯和商賈勾通是有可能的,說他吃回扣,有可能是瞎編的。
對於朱買臣來說,瞎編不重要。重要的是,張湯做了虧心事。
我們知道,張湯不是傻瓜,從來都是他佔別人的便宜,不見他人揩過他半點油水。所以,只要勾結商人成立,下面的就自然成立。如果說張湯和商人勾不是為了錢,沒有人信。至少,朱買臣不信,劉徹也不信。
死亡,已經無限度地逼近張湯。
更猛的還在後面。朱買臣告完黑狀後,另外一個人馬上跑出來接班,繼續打湯事業。這個人,就是一直潛伏不動的減宣。
減宣是小人物。小人物才可怕。減宣這一棍比朱買臣打的還猛,人證物證,一樣不缺。御史中丞李文之死,就是張湯和魯謁居的天才傑作。
用火了,來形容劉徹此時的心情,我認為非常的不恰當。劉徹這輩子,家大業大,智慧也大。凡是聰明人,看不順眼的事很多。但是,有兩種人,估計他是看得特別不爽的。
一種是啥都不懂的傻瓜,另一種則是,自以為天下第一聰明的牛人。很可惜,張湯就屬於後者。
曾經,汲黯說他張湯不可靠,劉徹不信;博士狄山,冒險噴火,說他詐忠,劉徹不信。朱買臣說他吃回扣,他還不信。但是,當他看到減宣呈現的罪證後,他信了。
這個懷詐面欺,自以為天下第一聰明,第一酷的人,這次恐怕要玩砸了。
於是,異常震怒,震怒異常的劉徹,馬上將張湯辦了。替劉徹辦張湯的人,曾經是張湯的好同事,也是被司馬遷和班固,列入漢朝十大酷吏榜上的名人。此人,就是趙禹。
拿酷吏整酷吏。面對趙禹,張湯什麼都解釋不了。哭訴已經無益,爭辯純屬放屁。他知道,他這輩子已經玩到頭了。最後,張湯給自己找了一條路:自殺。
自殺前,張湯寫了一封遺書,向劉徹請罪。遺書具體內容,只有鬼才知道。但有一句話,記載得非常清楚:陷臣者,三長史也。
陷害我的,就是那三個政府秘書長。他們就是上面介紹過的,朱買臣,王朝,邊通。
死了,也要拉個墊背的,而且是三個。事實上,有一個人被張湯漏了寫,劉徹替他補了上去。這個人,就是丞相莊青翟。
張湯死後,家族兄弟準備湊錢厚葬他。但是,卻被一個人攔住了。攔住那幫無腦的人,竟然是張湯的母親。
張湯母親對他們說:張湯不是被汙說吃回扣嗎?我倒要讓天下看看,他到底吃了多少回扣。
於是,厚葬就改為薄葬。本來可以兩張棺材裝人的,張母只用一口棺材,就將張湯埋了。不久,張母薄葬張湯的訊息,馬上傳到劉徹耳裡。劉徹懷疑錯治張湯了,派人去翻案。結果一翻,翻出了一個天大的秘密。
首先,劉徹翻出張湯吃回扣,根本不成事實。因為派人抄沒張湯財產,全家沒超過五百金。既然如此,那麼朱買臣告的是黑狀。
接著,又翻朱買臣三長史,結果發現,丞相莊青翟和他們是一夥的。於是,連丞相也不放過,抓了起來。莊青翟看自己也罩不住了,於獄中自殺。不久,朱買臣等三長史,被斬首。
酷吏張湯之死,到此結案。四賠一,張湯賺了三個。
事實上,白賺多少於張湯皆是無用。我認為,這場鬥爭,死的人都不算贏家。活人才算。汲黯被公孫弘整,被張湯整。他將此倆人熬死了,他還活到比他們長。
就此看,汲黯還是贏了。
打蛇要打七寸。然而,朱買臣發現,張湯是有弱點的,但是一時要找出他的致命弱點,實在很難。首先,他不貪錢;其次,他不好色;再三,他不結黨。最後,他還有一個可怕的靠山——劉徹。如此種種,要搞掉張湯,除非神鬼相助。
凡事都有個例外。馬上的,朱買臣想到了一個絕招。說是絕招,實就是陰謀。凡是陰謀,都是見不得人的。沒辦法,明鬥不過,必須使暗的。
朱買臣陰招,大約如下:
首先,朱買臣抓了一個商人以做為攻擊突破口。此商人,名喚田信。田信財大招風,屢鑽中央的政治空子,大發其財。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