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看中國武俠電影多了,也會發現這樣一種套路:一種是電影主角遇難了,但是他卻練就金剛不壞之身,不管怎麼捱打都打不死。這種戲最經典的要數張藝謀導演的《十面埋伏》了,裡面劉德華演的那個角色,一把刀從背後直插胸前,他卻揹著他足足跑了十多公里,最後仍然跟金城武林大打幾十回合。這種戲如果放給嵩山少林寺那邦武僧們看,估計他們也會臉紅得無地自容。
還有一種就是,電影主角面臨生死倏關之際,突然天降蒙面人出手相救,從而絕地重生。
歷史不是電影,但是它們卻有著驚人的相似。當項羽準備明天早上把劉邦張良等人送去跟馬克思先生探討形而上學時,說時遲那時快,這天夜裡有一個蒙面人突然從軍營裡跑出來,騎著快馬去給對方通風報信去了。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項羽的大伯父,項伯。必須要澄清的是,項伯不是救劉邦,他是為救張良而去的。我在前面張良登場那一節中已經介紹過,項伯殺人時,曾跟著張良躲在下邳。項伯欠了張良一個人情,張良明天死期將至,欠錢還錢,欠命還命,此時不還還待何時?
然而,項伯不顧漏露情報,不惜侄子項羽的萬里江山連夜忙奔救恩,估計天下不會有第二個這樣的義士叔叔。項伯三更半夜跑到劉邦軍中後,立即秘密約見張良,叫他收拾包袱趕快逃命。事情發生得太突然了。張良對項伯說道,要逃大家一起逃,我得立即把這事告訴沛公。
項伯不由焦急地跺腳了,天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沛公帶著十萬人能往哪裡逃?你還是先把自己那條命救了再說吧。
張良又對項伯說:“我是替韓王成送沛公定關中的,現在他有危難,如果丟下他那就太不義了。”
張良這話說得太有水平了。你項伯不就是為了義來救我的嗎?我為了義去救沛公也是沒錯的。沛公跟項伯您是沒什麼關係,但劉邦畢竟是張良的知遇之恩,你項伯救了恩人的恩人,不等於報了大恩嗎?
項伯一時無語應答。
張良於是把項伯留在軍中,連忙去把劉邦從夢中喚醒告訴他大事不好。別看劉三平時一幅趾高氣揚的樣子,死到臨頭時他可是比誰都怕死。劉邦聽張良一話仿若夢遇鬼魅,一時嚇得手足無措。
張良看著劉邦那個六神無主的熊樣,試探地問道:“沛公捫心自問一下,如果明天開戰,你打得過項羽
這話真是問到劉邦的痛處上去了。群鬥不如項羽人多,單挑不如項羽力氣大。這力量懸殊不是明擺著的嗎?
劉邦沉默半響,嘆著氣對張良說道:“打肯定是打不過的,你說我這下子該怎麼辦呢?”
這話問得好無助。眼前路有兩條:要麼認輸,要麼幹架,您自己看著辦吧。張良只好這樣對劉邦說道:“看來您只能請項伯進來這樣告訴他,說大家誤會一場,您並沒有背叛項大將軍之意。”
劉邦突然很奇怪地看著張良。張良又不是項羽家親戚,人家憑什麼三更半夜地冒死相救?
劉邦情不自禁地問張良:“你是不是跟項伯有什麼交情呀?”
張良連忙解釋道:“交情談不上,不過我曾救過他一命,所以他就報答我來了。”
原來如此。劉邦心有所悟,又問道:“你和項伯誰的年紀大?”
張良答:“項伯比我大。”
劉邦彷彿看到一線希望,說道:“你幫我請項伯進來,我要以乾哥哥的厚禮對待他。”
張良便出去邀請項伯,說沛公想請你喝酒聊聊。項伯又不是傻瓜,劉邦肯定是求他說情,不然三更半夜喝什麼酒?再說劉邦企圖獨吞天下之珠寶,這事就是一百個項伯去給項羽說情估計也是不頂用的。劉邦心太貪命就該捱打,所以喝酒就算了吧,我還得連夜趕回軍中待命呢。於是項伯連連推託恩公張良之邀。
一個要走,一個偏不讓。張良死死地拉住項伯,告訴他如果不聽沛公解釋,就別想走出這個軍營。無奈之下,項伯就被只好被拉著去見劉邦。
此時,劉邦已準備好好酒好菜。狗逼急了要跳墻,人逼急了什麼都想得出來,凡人可能替劉邦想不出什麼辦法打動項伯替之說情,但是劉邦和張良想出來了。我們且看他們倆在項伯面前是怎麼演這出戏的。
當時,劉邦首先對項伯進行了百解解釋道:項兄,你得聽我好好解釋,項羽大將軍真是誤會我啦。
第一,我自從入關以來,不要說珠寶,我就連一個銅板都不敢貪。我不但如此,還大力管好鹹陽的檔案和戶籍,把咸陽所有的倉庫都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