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1 / 4)

小說:2014010605 作者:丁格

周勃:沛縣人。

職業出身:曾經編織蠶箔為生,業餘時間專替別人家裡死人吹簫賺外塊。

作戰特點:能拉強弓,能打硬仗。

灌嬰:瞧陽(今河南省睢陽縣)人。

職業出身:做過商人,以販賣絲涓為主。

人生特點:天下沒有不敢做的買賣,沒有不敢打的硬仗。

此三武將,當初都是以侍從官(中涓)身份跟隨劉邦參加革命的。在他們看來,怕死是不入流的,作戰才是人生使命,進攻才是主要任務;寧戰死,勿等死,那是他們共同的人生追求。這樣的人,要說他們怕死,除非六月飛雪,冬雷震震。

武夫們這種好戰如命的特點,就像動物本能天生有之。你讓一匹馬放棄奔跑,那它還是馬嗎?你讓一隻老虎放棄撲羊,那它還是老虎嗎?你讓這三個人臨陣卻戰,那他們還是武將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那結果只能是,他們寧願戰死沙場,也不讓項羽爬到他們頭上拉屎。

當軍中普遍響起一片叫打之聲時,文官蕭何站出來說話了,他對劉邦勸誡道:“沛公息怒,這仗不能打,一打大家肯定都完蛋。如果不打,就算我們一輩子呆在漢中,也總比死了強呀。”

呵,你蕭何這是什麼話,還沒開打就放言悲觀,你是不是怕死呀?怕死你還參加個屁革命呀!

沒錯,怕死就不要參加革命,但革命不是要拿命到處撒野賭氣。

但是,革命和戰爭是技術,更是藝術,對於那些無所謂的犧牲及流血要儘量避免,如果只顧逞匹夫之勇,只會加快毀滅速度。

在戰場上,冷靜不代表軟弱,暴怒不代表強大。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最好的戰術是儲存實力,畜機待發。這也是《易經》教給我們的戰爭哲量:潛龍勿用,韜光養晦。

從目前形勢來看,劉邦和項羽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別對手,如果真想動手的話,那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英雄,不把你打得滿地抽筋才怪呢。

道理我們都懂了,可劉邦還是不服氣。他質問蕭何道:“你憑什麼說我們不去漢中就死路一條?”

只見蕭何理直氣壯地說道:“一,我們軍隊沒有項羽多。二,我們兵馬不如項羽強。這樣就算給你打一百場戰爭,肯定也要輸掉一百場。你說打到最後,我們除了死還能有命活下去嗎?”

這話似乎有一點點道理。可是不打,讓我帶著江東子弟兵去漢中呆一輩子,那不是讓他們望鄉望得腸都斷了才罷休?

當然不是這樣子的,蕭何開始簡述他偉大的戰略思想:“事情不至於像沛公說得那麼悲觀絕望,我們的策略是暫時忍辱退讓,回漢中開闢革命根據地,大力開荒種糧,收攬民心,廣招天下賢士,時機一旦成熟,我們再殺個回馬槍,把章邯等三秦之地搶回,那時漢王您雄視天下就可指日而待也!”

高,實在高。這就叫臥薪嚐膽,曲線突圍。

劉邦一聽,這話大有道理。這個世道哪還有什麼康莊大道隨你龍騰虎躍,英雄於亂世創業就如蛇體爬行,不懂得彎腰,又怎能爬得過那千山萬水?

劉邦靈竅頓開,並接受了漢王這個既定事實。

劉邦只好從命組閣,任命蕭何為丞相。張良因為要回韓國向舊老闆覆命,劉邦只能賜他黃金珠寶,以作為酬謝。

張良一轉身,就把劉邦賜給他的這些財物,全部賄賂好朋友項伯去了。

張良這錢不是白送的,他讓項伯替劉邦說情,把漢中郡全部土地都劃給漢王。項伯拿人錢財,每次總能成功消災,他向項羽轉告了張良的想法,項羽答應了劉邦的請求。在他看來,反正多給你一點,他的也不會少一塊,就算把漢中全部土地給劉邦,諒他也飛不到哪裡去。

一切都結束了,肉已分好,大家就趕赴封國各就各位吧。

公元前206年,四月。

項羽在戲下宣佈罷兵東還。儘管劉邦從項羽處只得到三萬兵,但他在處理項羽這件事上表現大度,讓人吃驚。能屈能伸真大丈夫也!諸侯中有數萬人因為仰慕劉邦之賢明,都願跟從他入漢中定居。偶象的魅力真不是吹出來的,有了眾多粉絲做後盾,將來就不怕沒有造神運動力量了。

劉邦率軍趕赴漢中就國時,張良一路送他過去,一直到漢中境內才止步。天涯遇知已,君臣相惜情,即將天各一方,無不教人傷感萬千。

是啊,對張良來說,劉邦不但是個肯聽教練調教的球員,還是一個絕佳的射門高手。能訓練到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