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1 / 4)

(1)保護好感知覺器官

觀察力訓練是以感知覺發展為前提的,感知能力的提高有助於神經系統發育成熟及大腦智力開發,使人耳聰目明、心靈手巧,有助於智慧的發展。

要注意保護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手等器官的健康發育,因為這是發展感知覺的物質基礎。

要利用並創造機會,刺激各個器官的發育。多看美麗的圖畫,多聽動人的音樂、多動手、多說話等,這些行為對器官發育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2)明確觀察目的

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有觀察的中心和範圍,才能保證把注意力集中在觀察物件上。心理學的知覺規律表明,帶著明確的觀察目的和任務去知覺事物,注意力就能集中地指向有關的事物,知覺就會清晰、完整。如果觀察的目的不明確,觀察就如“走馬觀花”,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明確觀察目的,一是在心裡樹立觀察的意識,認清觀察對於發展自身智慧的好處;二是在觀察任何事物時,都要有明確的目的,即觀察什麼,為什麼觀察。

(3)有計劃地觀察事物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觀察活動有內容繁簡、範圍大小、時間長短之分,但都需要有計劃地進行。觀察有計劃,是指在觀察活動開始之前,預先定好觀察的目的和步驟。如小孩子在學習洗衣服的時候,可以先觀察父母怎樣做:放多少水、多少洗衣粉、哪些衣服分開洗、洗衣機開多長時間等等,可以一邊幫忙一邊觀察,學會了洗衣服,也提高了觀察力。有的人喜歡花草,可以自己種一盆花或其他植物,每天觀察其變化,寫一些觀察日記,這樣的觀察活動,既滿足了自己的興趣,又有豐富的觀察內容,效果很好。

一般來說,如果年齡較小,觀察活動中應多找與其日常生活聯絡較多的事物,或最好從日常生活入手,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選用那些較熟悉、特徵較明顯、也容易觀察的事物,逐步進行觀察訓練。

隨著年齡的增長,必要的知識和經驗已經形成,這時候再開始觀察那些較為複雜、特徵不太明顯、容易忽略的、需要分析判斷的細節、事物或事件。

(4)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

古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會獲得不同的資訊和感受。因此觀察事物必須掌握不同的方法。觀察時要按照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先觀察什麼、後觀察什麼,以及觀察的重點都是事先要明確的。否則很容易陷於雜亂無章的境地,無法獲得完整、準確的認識。

常用的觀察方法還有: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在自然狀態下觀察和實驗中觀察;長期觀察,短期觀察,定期觀察;正面觀察和側面觀察;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解剖(或分解)觀察,比較觀察;有記錄觀察和無記錄觀察,等等。

第39節:遵循感知規律

針對不同的觀察物件和觀察目的,應事先考慮用什麼樣的觀察方法。有時候,需要幾種方法配合使用。

(5)設法讓更多的感覺器官參與觀察

觀察任何事物都需要人的不同感官的協同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在觀察活動中,視覺無疑是很重要的,但眼睛並不是唯一的感覺器官。我們在認識和觀察事物時,應該調動身體的各種感官。比如要認識一種水果,除了用眼睛觀察其外部形狀、顏色、紋理,還可以用手摸摸它的表面,切開來看看裡面的樣子和果肉的質感,嚐嚐它的味道,用鼻子聞聞它的氣味,等等。這樣,可以從各方面獲得對於該事物的認識,而且更加深刻。

(6)遵循感知規律

觀察事物是為了認識事物,感知是認識的第一步。而感知是有規律的,應該遵循規律去進行觀察。

觀察的物件必須達到一定的強度,才能觀察得清晰、準確。因此,在觀察前,對有可能提高強度的事物,應採取措施提高其強度。如觀察人的肌肉,繃緊時看得最清楚;觀察蒸氣的特點,水壺裡的水要滿到一定程度,效果才好。

被觀察的物件與背景反差越大,觀察效果越好。因此,要設法增加觀察物件與背景之間的差異。如觀察一種昆蟲的形態、顏色,把它放在反差大的紙上,效果就會更好。

兩個顯著不同甚至對立的事物容易觀察,因而在觀察中把具有對比意義的材料放在一起觀察效果好。如兩種不同的水果放在一起比較,往往能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

運動中的物件容易吸引人的注意,運動中的情況與靜止狀態有所不同。因此,觀察某些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