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吳忻第一次私下裡和孫承宗見面,和上一次公開見面時的劍拔弩張不同,吳忻的禮數極為周全。
如果不是因為跪拜大禮會損害自己的威信,而且與禮法不合,可能讓孫承宗懷疑自己有什麼陰謀,吳忻其實是不介意跪一跪孫承宗的。
不為他的權位,只為他死守高陽,滿門殉國的壯烈。
雖不能力挽狂瀾,忠義高潔足以彪炳千古。
他是腐朽大廈中無奈的一根獨木,他用生命在歷史上寫下了一筆,東林中不僅僅有王化貞,也有孫承宗。
這是大副吳忻當永享祭祀的祖先,也是輪迴者吳忻苦苦追求的戰友。
雖然搞倒熊廷弼的主要原因是情勢所逼,不讓他下臺無法把“王化貞通敵”辦成鐵案,但是吳忻也確實是把孫承宗的到來,當作是恢復遼東的正面因素。
也許熊廷弼治軍的經驗更多一些,但是經略大臣需要的背景和人脈,熊廷弼並不擁有。
如果國家中樞有一個強有力的君主,那麼這不是問題,但是在主少國疑,內閣權重的時候,熊廷弼不善於經營人脈的弱點就被無限放大。
他的失敗,帶有一定的悲劇性,但是也有很大的必然性。
吳忻不能不搞他,其實也是這種情勢的體現。
孫承宗等到吳忻行禮完畢,和年輕的錦衣衛副指揮使對視了片刻。
他看到吳忻的眼中,充滿了鬥志和熱情。
這個殺死了王化貞,扳倒了熊廷弼的人物,似乎並不是周興、來俊臣那樣的酷吏?
可是他做的事情,卻樁樁都是沒有退路的啊,就算扳倒熊廷弼讓他暫時不用為王化貞之死負責,但是從長遠看,這依然是取死之道啊。
天啟和那位大貂璫只要是稍有政治常識,一定會把這個錦衣衛的首領丟給文官系統,問題僅僅在於時機而已,這個吳忻只要不傻,就該知道他已經把未來的路走死了。
韓初命卻不知道大副吳忻的存在,他依然當吳忻是在演戲。
“吳副指揮倒是頗有古名相之風啊,腰彎得夠低,是為了藏腹中之劍嗎?”韓初命在這個位面來往了好幾次,做過太多工了,以至於李林甫“口蜜腹劍”的典故也能信手拈來。
當然不論吳忻的態度如何,韓初命
“吳忻腹中確實有劍,不過嘴上卻沒有蜜,因為腹中除了劍,就只有滿滿的惡毒之水,腹中之有毒水,口中自然也沒有蜜。”吳忻依然不看韓初命,只是對著孫承宗解釋道,“此水由遼東百萬受難同胞之怨氣所化,聚於我腹中,日夜沸騰,使我寢食不得安。吳某正以此水洗滌吾腹中之劍,若不能以此劍,飽飲夷狄禽獸之血,穿腸爛肚之難吾必受也。”
吳忻緊緊咬著牙齒,吐出了這段報仇的宣言。
‘怪不得這個小子能把這個位面拉近到這個地步…………。。’
韓初命這個輪迴者是被吳忻的表演折服了,你一個哈布斯堡家族的王子,這麼入戲幹什麼啊。
術士本來就沒有法師的多才多藝,你到底還有沒有其他能力啊。
然而孫承宗卻真的從吳忻的話中,聞到了濃濃的怨恨和憤怒,再結合吳忻奮不顧身的鬥爭策略,孫承宗不得不相信,這個年輕人是把消滅精靈放在第一位的。
一起來的李世忠看著吳忻,忽然感到一陣羞愧。
他終究是年輕人,吳忻和他一起殺出瀋陽的往事又浮上心頭,他真的要利用這個夥伴的忠誠,來為自己家族謀私利嗎?
“開原、鐵嶺,遼陽、瀋陽受難之人,亦是老父的同胞,只是報效國家當有長遠計,你還年輕……………”孫承宗的話說到一半,吳忻就打斷了他。
“長遠之計,請廟堂諸公謀之,從瀋陽那屍山血海殺出來的,並不是什麼年輕人,只是復仇之鬼罷了。”吳忻的態度極為激烈。
“無禮,竟敢打斷閣老說話。”韓初命的話吳忻無所謂。
但是吳忻確實很擔心,他在孫承宗的面前的地位極高,今天這次會面,孫承宗自己的從人一個都沒帶,但是卻讓韓初命列席了?!
“吳副指揮拳拳之心,本官知道了。”不過孫承宗肯定不可能被韓初命控制,他對韓初命擺擺手,然後對吳忻說起了正事,“今天叫吳副指揮和李將軍一起來,是要請你們商量一下如何應對精靈王子請降的事情。”
“李將軍雖然是勳貴,可是他的職分只是武將,這剿撫之策,不是他應該參與的。”吳忻卻一開口,就要把李世忠摘出去。
“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