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段時間過後,她告訴筆者,她穿上去一段時間後,有點後悔了,覺得看過的幾對應該是最適合的。現在呢,她在糾結要不要再去買。
這種類似的情況其實或多或少發生在讀者的身上,比如你去淘寶買東西,買一件東西可能就要花上一天半載的時間——哪個品牌比較好,哪個型號比較好,哪個賣家比較好……
當你買某一件東西,當你上某一間學校,當你嫁給某一個男人——你就面臨一種選擇。
你是否曾經被問到,“不要要求太高嘛!你對另外一半的要求是怎麼樣呢?”
你可能會有以下的想法:
(1)其實我的要求不高的,只要他孝順,有上進心,大度,成熟穩重;
(2)希望他是一個懂得珍惜懂得愛惜我,對自己充滿信心,有主見,偶爾可以大男人;
(3)希望他是成熟穩重、上進、真誠善良,對家庭有責任心,有包容心,熱愛生活的;
(4)他不需要很有錢,不需要很高,不需要很帥,只要有心,孝心,愛心,上進心;
(5)我只想有個人男讓我依靠一下,一起做家務,一起散步,一起周遊世界,一起分享;
……
大家想想,這些要求是不是很簡單呢?
就好比如,你要買一對鞋子,要求嘛,很簡單:能穿,閤眼緣。可是結果呢?你是否徘徊了很久,甚至還是會後悔了?
對鞋子的選擇,我們可以做到淡定從容,但是用在人身上,用在選擇物件上,就遠遠不是那麼簡單,因為:
(1)如果只有一雙鞋子,你就不需要苦惱了。所以,
——越多選擇,你就越難選擇!(建議跳讀資訊對抗)
(2)世事沉浮,人的變化絕大部分人是難以掌握的。
(3)物件不是死物,他也在選擇。選擇的難處就在於:你以為你在選擇別人,其實別人也在選擇,當你徘徊猶豫的霎那間,他/她已經不在你的選擇範圍內了。
(4)鞋子的對比非常簡單。但是人與人之間的對比,在精神方面上很難,比如你很難界定誰比誰更孝順,誰比誰更上進;但是在物質上,你可以對比,誰的車比較好,誰的房產比較多。
很多時候你會覺得在對的時間遇上不對的人,或者在不對的時間裡遇上對的人。沒有嫁/娶的根本原因是還沒有遇到,沒有遇到的根本原因又是什麼呢?
——取決於你如何選擇!
即使你現在覺得在對的時間裡面遇上了對的人,也未必代表你日後會保持這種想法,因為大家都是會變化的。
在某時某刻兩個人因各自綜合情況合適而合,亦在某時某刻這兩個人因各自綜合情況有差異而分。筆者深信每個人都隨著年齡增長會不斷進步和變化的,也就是這個雙向選擇會不斷調整,若果要脫離這種分合的慣例,必須是你不去選擇或者你沒有選擇。
因此基於以上,我們大多數人都把自己的要求說得很注重內在,如有氣質,有才華,有愛心,有上進心,有責任心……
可是,事實上是這樣嘛?實際上你們關注的卻是白富美,高帥富,因為這些是可見的,是你們最不需要動用腦袋去思考的,是你們覺得最可以把握的(目前)。
○選擇,註定你要面對的人生
在這個現實生活中,你有著怎麼樣的選擇觀念,怎麼樣的擇偶觀念,你就會面對怎麼樣人生結果與命運!
(1)“不乏姿色才學背景兼備的年輕女生,她們的要求物件很多是上了一定年紀的如35歲,但是他們的苦惱在於這些物件雖然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社會地位,但是卻是感情上的遊樂者。
有位女生說,越年長了,越容易珍惜感情,因為經歷得多了,知道感情是什麼回事,知道一份真情不容易。”
筆者注:
——可是你們想想,一個人珍惜一段感情,是因為他們年長嗎,是因為他們經歷過很多感情之後嗎?要是你們這麼問,你們就知道這個結論僅僅是自己一廂情願的。
因為在實際生活中,你有一定的社會資源,有一定的感情經歷,要玩耍一段感情,對他們來說,可謂易如反掌。要不要玩,視乎他們對各方面的權衡,例如玩弄的代價。
——男女都是一樣的,慾望乃萬惡之源。選擇,即是慾望!
(2)“女人不能為了結婚而結婚。三十多歲,很優秀的一個女人,剛剛和男朋友分手,但她一直堅持要找到一個相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