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1 / 4)

曉桐命令道:“星期五我讓你背誦的古文還沒忘吧,再給老師背一遍。”

“哪兒能呢,好好聽本範公道來。”我便倚柱而歌,以抒豪情,自以為成了濟世憂國的范文正公。吟罷《岳陽樓記》,我抬手一指:“桐桐你看,亭東還有祠堂呢,我們去看看。”

“有你這麼稱呼老師的嗎?喊我大名。”曉桐杏眼微瞋。

“你的大名有個‘曉’字,還不如我給你起的小名大氣呢。”我笑著牽起曉桐的手,幾步跑進了三賢祠。這是後人感念三位青州知州——范仲淹、富弼、歐陽修之所。“歐陽修寫過《醉翁亭記》,我今朝也寫它一個《範公亭記》,不知道能寫得怎麼樣。”

“你要能趕上他就好了,也就成當代八大家了。你好好寫吧,我相信你。”曉桐一臉真誠,“看過這幾位先賢了,還有一位女傑呢,我最心儀的。”

“走,我們這就去。”牽手而行,離範公亭往北,穿過綠陰小橋流水,來到李清照故居。

一代才女李清照和丈夫金石學家趙明誠,隱居青州十三載,幫助丈夫完成《金石錄》30卷,她寫的《〈金石錄〉後序》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自傳。“在青州的歲月是他們倆最美滿的時光了,李清照一定終生懷念。也在青州留下了傳世詞章。”我思緒悠悠飄向唐宋。

曉桐也發思古之幽情,“為什麼青州路過這麼多聖人,我們壽光沒有呢?”

“誰說的?公元6世紀的北魏,寫下世界農學名著《齊民要術》的賈思勰就是壽光人。還有上古的倉頡在我們家鄉創造了象形文字。知道為什麼壽光會成為蔬菜之鄉嗎?”

“哦,是賈公的遺風啊,先人的智慧靈光再現。”曉桐和我一點就通,“為什麼古代的蓋世奇才這麼多,後世卻沒人能比?他們成才靠什麼呀?”

我淡然道:“靠自我呀,他們都是自主教育的典範啊。這樣的聖賢難道是能教出來的嗎?不可能。靠別人教出來的都是些奴才和庸才,怎麼能有範公那樣的氣魄和胸懷?范仲淹早年的讀書條件比我們還差,可他後來的才略誰能企及,為什麼說‘自古英才出寒家’呀?有人動不動就大言不慚,‘古人尚且能做到的事,我們卻做不到,難道我們不如古人嗎?’真是無恥之尤,事實已經證明一切了,還那兒嘴硬。我們現在的地球,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資源越來越少,還有些新玩意兒不斷損害生殖健康,長此以往,人會進化還是退化很難說呢。這都是天人不合一的惡果。”

曉桐聽得爽笑起來,“即使進化也不是幾千年就能顯效的呀。咱們以後要是有了孩子,不見得會比你聰明。”

“啊?你真有遠見。也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嘛。”我也笑道,“現在我們趕回去也來不及了,老師肯定饒不了我們。他要整咱怎麼辦?”

曉桐滿不在乎,“咱就跟他反抗到底唄。”

我讚賞道:“好,你說你這是不是進入了‘逆反期’?”

曉桐有些不解,“你這是罵我還是誇我,‘逆反期’是個好詞兒嗎?”

“當然好詞兒了,不然我能用在你身上嘛。我告訴你,根據我的最新研究成果,‘逆反期’應該是人格獨立的前奏,是自主教育的萌芽,你成才在望了。你肯定懂,不懂的人一定老掉牙了。”

曉桐自然不能讓我看出不懂,“你是說我們老師現在的教育觀念比古人都落後啊。”

“對了,真聰明。如果對命運不逆反,永遠就得屈從擺佈;如果對教條不逆反,就永遠沒有創新;如果對師長言聽計從,那我們就只能被訓練成奴才。我們靠什麼成才?自主啊。沒有逆反哪來的自主?”

曉桐開始領悟了,“說得好。我們有了自己的大腦,會獨立思考了。”

“可是,我們的獨立思考卻要被‘逆反’的大棒一記打死,他們骨子裡是什麼居心?”

“怕我們逆反,他們就沒有權威了。”

“有的心理學家概括出兩個‘逆反期’,有的說是四個,發生年齡也有好幾個版本。這跟我一樣,也都是主觀研究成果呀。不靠主觀努力出點成果,人家能叫我心理學家嗎?其實心理這門學問呀,純粹是信其有則有,信其無則無。”

曉桐開心地笑了,“這不成迷信了嗎?”

“你不信,我就給你瞧瞧,要是別人我就不告訴了。心理陰影嘛,你越注意就越嚴重。就跟失眠似的,誰都免不了,可有專家偏要當個病來研究,還定義叫什麼睡眠障礙綜合徵,這名字就忽悠忽悠的唬誰呢?還讓‘病人’一天吃三把藥。這不胡來嘛,這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