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主急著要賬,是怕欠債的快死了嗎?
第342章 浮初之源
仙人是不用安營紮寨的。
隨手一拋,各種煉製的亭臺樓閣就懸浮在了空中,有的是樓船狀,有的像一個大葫蘆,這種玩意統稱飛舟。
名為飛舟,其實飛行速度實在不怎麼樣,絕對趕不上仙人自己駕馭仙器的速度。
只不過夠大,作為暫居之處,還能照顧那些修為不夠的小真仙,沒了法寶自己就不會飛的玄仙,所以用處還算廣。
據說白鹿山根本不是一座山,本身就是一艘龐大的飛舟,只是千萬年前就被定在那兒,長得像個大陀螺,經過許多仙人的施法,現在儼然生靈木有泉水,十分興盛。
禹仙君還沒有抽風到把老巢都移過來。
但在釋灃等人的眼裡,禹仙君的行徑也好不了多少。
——下雨,走到哪兒讓哪兒下雨!
眾仙雲集萬瀑谷,只有禹仙君這邊在下雨,簡直讓人無話可說。
幸好其他仙君乃至仙人,早已十分習慣,並不側目道怪,那些新晉的仙人們只能忍下滿腹疑惑,忍著想笑的尷尬,私下趕緊打探這是怎麼回事。
仙人訊息閉塞,聚到一塊時,就特別熱鬧。
“說到禹仙君,那也是仙界的一個傳奇人物。”
這開頭一點都不新奇,仙人們都撇了撇嘴角。
說到傳奇,能站在這裡的人,哪一個曾經不是“傳奇”?不出類拔萃,能飛昇嗎?能順利渡劫,能從諸多小仙裡脫穎而出,成為真仙或者玄仙嗎?
雖然大多數人,只能止步於此,但這麼一路走來,實在不易啊。
“八千年前浩劫之戰,許多仙人都死於非命,從天尊到羅天上仙,都像被水洗過一遍似的。其實現在的仙界,很年輕啊…”
說話的仙人容貌並不蒼老,但目光與神態,完全顯出疲憊滄桑,他慢吞吞的笑了一聲:
“我今年六萬歲,在以前的仙界根本算不得什麼,現在整個仙界,除了青辭仙君與靈貅仙君之外,都沒有年紀這麼長的仙君。”
“前輩是怎麼逃脫浩劫之戰的?”
“說來慚愧,那是我還是一個真仙,不思進取,隨便找了個山頭蹲著,這才沒被捲進大戰裡枉送性命
“這…前輩五萬年滯留在真仙之境,這八千年晉升了一階?”
“哈,說晉升不妥。從前的仙界,靈氣並沒有這麼充裕,就說這萬瀑谷吧,以前外圍五十里,還是能進去逛幾圈的,隨著仙界浩劫,沒有那麼多仙人修煉,地脈就吸納了足夠的靈氣…其他一星半點,也足夠一個始終苦修不輟的仙人晉升。”
南鴻子聽得眉頭一皺。
這麼說,仙界衰敗,唯一得到好處的就是地脈?
這倒是很符合牢籠這麼一說,地脈要是強盛到一定地步,就像萬瀑谷無人敢踏入一步,徹底將仙人限制在固定範圍。
蒼劫原與仙界別說開戰了,只怕自顧不暇。
南鴻子遙想了一番那種景象,頓生寒意:仙人將因為地脈,逐漸與這條地脈外面的世界斷開聯絡,起初只有玄仙用法寶飛上天,才能離開,小仙們只能蹲在原地。再後來,因為地脈強盛,就像青元山河谷那樣,靠近懸崖縫隙,也會被強行拉下去,仙人只能憑藉自身實力,飛得更高,或者不在乎那點真元消耗……
這樣慢慢推展,就會變成只有大羅金仙、仙君,才能離開地脈範圍。
天河又是從高空落下,如果不離開地面,根本不能得到天河的好處。
——這樣會變成什麼?
能離開地面的高階仙人,紛紛前往天空上的仙宮。
不能擺脫地脈影響的仙人,修行愈發艱難,很難晉升,只能不斷的往高山上遷徙,找個距離地脈較遠的地方,一旦成為玄仙,立刻前往仙宮。
——這聽起來像什麼?
南鴻子周身如浸冷水,他有了一個不好的,極可怕的聯想。
他再也顧不得去聽禹仙君的八卦,轉身就去找自己徒弟了。
禹仙君這邊的飛舟,是七八個巨大寶塔,四面開窗,仙人們進出時,還是保持著撐傘的習慣。
一個衣袂飄飄,氣質脫俗的俊美仙人,撐傘佇立仙塔前看著朦朧細雨,這本是挺好畫面,然而來十幾個,上百個這樣的仙人,那就不是美景,讓人想發笑了。
更不要說白鹿山的仙人,傘的種類還千奇百怪。
離焰覺得待在這樣的地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