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2 / 4)

小說:悍妃在上 作者:莫再講

鬧的時候,而今年的春二月,京城要格外熱鬧些。

事情起源不可考,之所以會鬧得這麼沸沸揚揚,是因會試洩題一事。

這就要從之前說起了,春闈閉場之後,各地的舉子並不會立即返回家鄉,而都是在京中等待放榜。寒窗苦讀數十載,能不能一朝得躍龍門可就看此時了。

等待放榜的這些日子,眾舉子自然少不了相約一起飲酒吃茶遊玩踏春。感覺考得不錯的,自然壯志酬籌,感覺考得不好的,也少不了到處走動走動籌謀來日再考,或者攀個權貴什麼的。

就在這個時候,舉子中有人傳出,這次會試洩題了。說的人還不止一個,而是同住一個客棧,來自不同地方的幾名舉子。

問過詳情之後才知曉,原來這個客棧中住了一個姓陳的舉子。這陳姓舉子為人樂善好施、性格豪爽。其他提前到達京城的舉子,都是專心苦讀臨時抱抱佛腳,以期狀元及第。唯獨他到了京城之後,總是相約志同道合之人一同四處飲酒作樂逛秦樓楚館。

有一次陳姓舉子參加一個詩會,在詩會上結識了一名友人,兩人很是談得來,暢飲一番後盡興而歸。之後,過了幾日,陳姓舉子夜晚回客棧途中,見一人醉倒在路邊,發現是那名不知名的友人,便將他帶回了客棧。

之後那人半夜發熱,陳姓舉子又是給他灌薑湯,又是忙著找大夫。次日那人醒後,知曉是陳姓舉子救了自己,感激不已。要知道這大冬日裡,如若是任這人在路邊睡上一晚,不是被凍死便是大病不起了,之後的會試定然是無緣。

那人沉思半刻,從袖中掏出一小紙封交給陳姓舉子,讓他拿回去細細看了,不要告訴別人。

之後那人不告而別。

陳姓舉子開啟那紙封看了,發現是幾道試題。

當時屋裡還有另外幾名舉子,俱是知道陳姓舉子救了人,那人不告而別過來寬慰他的。見陳姓舉子神情異樣,便有人湊過來看。有那好事之人戲言,難不成這是此次會試的試題?

此言一出,在場之人心思各異。有人覺得這是戲鬧,甚至口出譏諷,有人則動了心思。同一客棧之人,大半都知曉這件事情。

按下不提,當日會試之時,考官揭了題旨。那日在場之人紛紛驚懼,動了心思之人自是萬全準備,如有神助。覺得戲鬧之人,則是心神不寧,連平日裡一半水平都未發揮出來。

這事就這麼鬧騰了出來。

其實也是可以想象的到的,曾經有一個機會擺放在自己面前,可惜並沒有去珍惜它,而是視如敝屣。當然現實生活中肯定不會再給你來一次的機會,那麼紅眼嫉妒是必然會產生的情緒。甚至有人義正言辭斥罵,此種行為乃欺世盜名之舉,我等大丈夫必然不會同流合汙。

事實到底是如何呢?那只有天知道。

等到揭榜之時,那處客棧的舉子榜上有名數十人,這下鬧大發了。流言以極快速度席捲整個京城,甚至有舉子聯名去禮部大門抗議。

事情已經捂不住了,上達天聽,熙帝震怒,下令徹查。

牽扯在內的那些舉子俱被關押起來,一一審問,其中及第那幾個更是重點審問物件。

到了此時,後悔已經晚了。更何況這件事情發展到最後,已經不是當初憤言那幾句的問題。及第之人怨恨被人壞了事,未及第的心中害怕嘴上還要自詡正義,最後通通歸咎於陳姓舉子頭上,如若沒有他,也不會生出這麼多是非,大家各憑本事,一試高低。

但陳姓舉子也很冤枉啊,他若早知曉會是如今這幅局面,必然會謹慎小心一些,不被外人所知。而那個被救之人先不追究其行為,人家也是好心,救命之恩當湧泉相報,人家把自己辛苦得來的東西分享給救命恩人,哪能知曉會鬧出這麼多事端。

到了最後也沒查出到底是誰洩了這次的題,那名很可能也是舉子的洩題之人,居然人間蒸發了。

找不到那人,自然查不下去了。

按下不提。

為了平息眾怒,這次春闈的成績被全部作廢,朝廷頒下旨意,擇日再考。而這次主持會試的幾位考官,也一一被核查,包括禮部那裡負責官員也被關押問責。

禮部右侍郎裴湳覺得很冤枉。

可冤枉也無用,每次科舉俱為禮部的大事,其中洩題之事並不是第一次了,卻是第一次會鬧騰出去。外面人不知曉情況,內里人心中均是有數的,哪個家中沒有個子侄後輩的,或者有當權人士求上門,面子不給也得給。但大家彼此心知肚明,出得你口,入得我耳,萬萬不能與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