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熙有分封制度,舉凡皇子成年必須前往藩地就藩,只留太子一人在京中。這也是大熙朝太/祖定下的規矩,為的就是保證皇位傳承,不讓駱家後輩子嗣為了皇位自相殘殺杜絕後患。
在大熙,親王屬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永不降等,並享有終身俸祿,且俸祿極為優厚。歲祿單是米一項,即有1萬石。此外,還有冊封、宮室、婚姻、喪葬等費用,並給予廚役、齋郎、鋪陳宮人等雜役人員,不時還有賞賜下來。
並且藩王的封地屬於封國,藩王可列爵治民,分藩錫土。
說白點就是封地屬於藩王自己的地界,境內治下所交稅餉不是交給朝廷,而是上交給藩王。並有大司法、人事權,凌駕於一切府衙之上,其官屬除長史、鎮守指揮及護衛指揮使由朝廷指派以外,其餘所有官員皆可由藩王自己任命。
看似藩王的權利極大,很自由,簡直就像是一個土皇帝,其實這些都是假象。
藩王封地的最高政治機構乃是藩王府,藩王府內設有長史司。長史司對外管理藩地一切政務,其下轄有若干辦事單位,並有詳細的分工。
審理所,負責司法刑獄;典膳所,負責王府祭祀、賓客和王、妃的飲食膳饈宴燕;典寶所,負責王府印冊符牌;紀善所,負責教導親王子弟禮法,及國家恩義大節,詔王從善;奉祠所,負責祭祀樂舞;典儀所,負責王府禮儀;工正所,負責王府修繕;良醫所,負責醫療衛生;典儀所,負責車輿鸞駕,儀仗器械;群牧所,負責牲畜飼養;護衛司和儀衛司衙門,負責王府安全護衛和儀仗出行;庫攢、倉攢典,負責祿糧收發、倉儲;還有伴讀、教授、引禮舍人等王府常設人員。
可以這麼說,長史司才是藩王封地最大的政務機構。
其中長史的職責是為“掌王府之政令,輔相規諷,以匡王失,率府僚各供乃事而總其庶務焉,凡請名、請封、請婚、請恩澤及陳謝,進獻表啟疏書,長史為王奏上”。
由此可以看出,長史是職權可是極大的。
除過長史,還有管理地方兵權的鎮守指揮使,以及負責王府及藩王本人安全的護衛指揮使,俱是由朝廷指派。
所以說,藩王的權利很大實則是一種假象,因為涉及到封地政務及軍務乃至藩王人身安全的首要官員俱是由朝廷指派。也就相當於在藩王身邊釘下幾個釘子,用以監督藩王日常行為舉止,其實也就是以防藩王謀反。
當然這種所謂自由的情況是見仁見智,例如你是一個很老實,沒有其他心思的藩王,就會過得很好很如魚得水。相反,你若心思不良,或者動了什麼歪主意,那麼要想費的心力就極大。
上輩子,雲王就是一個很老實的藩王,他著實過了一段時間如魚得水的日子。
可是這輩子,他不想當一個老實的藩王,他的面前就面臨了三座大山。三座必須越過去的大山,倘若不然,這處封地還不能算是自己的地界。
幸好的是,護衛指揮使是從駱懷遠身邊護衛中提起來的,就是以前的護衛隊長李威,也算是給了駱懷遠一點私下的自由。藩王的私人護衛隊以千記數,也就是說,只要你養得起,一萬之下是可以隨意操作的,這些朝廷並不會干涉。
駱懷遠的護衛如今只有一百多人,其中三十多人是早年就跟著他了,算是嫡系。還有其他幾十人而是當日出京朝廷派來護衛他的,裡面有沒有別人的釘子且不知,當然能不用最好不用,還是從本地招募的最好。
因為天氣寒冷,又臨著年關,駱懷遠到了雲城以後很老實,每日就縮在別院裡陪著自己王妃。
封地的老大來了,有資格來拜見的官員自是絡繹不絕,這大雪天氣也沒能抵擋住他們想進步的腳步。只是駱懷遠懶得搭理他們,俱以王府未建好,如今不過問公事,各府衙按部就班,不用上表作為託詞,將所有人拒之門外。
私底下卻是陪著嚴嫣將整個雲城玩了一個遍,三五不時還騎馬出去踏雪。
各處官員富商們不得入其門,只能暗裡收買別院的下人,想打聽一下雲王的習好。銀子沒少砸,只打聽出來一個,咱們雲王殿下說話不算數,算數的是雲王妃。
呃,這個一個什麼樣的節奏?
那他們還想送銀子、送美人兒之類的,到底還送不送啊?不知道雲王妃喜不喜歡美人兒?!
☆、第139章
雲王夫婦二人住的這處別院是雲城知府錢程奇的私人別院。
雲王府還未建成,雲王提前就藩,自然需要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