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公主從未在帝國皇宮生活過,飲食不習慣,加上語言不通,沒過多久就鬱郁而亡。而她,在雲家生活十幾年,處處被人看不起。
亡國奴,說的就是她們。
僕灃國被滅之後,僕灃國人就不存在了。原本的國人,被調整為一個名族,人口被分散到晉國各地,經過幾十年的分離同化,早就沒有了當年復國的勇氣和決心。
可族人地位太低,為了能讓什爾喀的族人有稍微好一點的待遇,僕氏竭盡全力,想讓能夠掌權文家的兒孫能與族人親近。
可是,她到底不是雲瑨的對手。
僕灃族,亡國奴耳,有一半僕灃血脈的兒子,本就在眾人的暗中嘲笑下,對母親的血脈排斥,哪裡還會聽從她的安排與她挑選的僕灃少女成親?
唯一的兒子云培南聽從家族安排,跟其他兄弟一樣娶了何家的女孩子為妻。為此僕氏暴怒不已,處處挑撥想要兒子休妻迎娶自己族女。雲培南自然不願,僕氏居然起了殺心,在兒媳回孃家之際,居然派了人攔路截殺。誰知道害人終害己,她派出去的人殺死了兒媳的同時,她的兒子也一起命喪當場,唯一的孫子,也失了蹤。直到七歲,流落在外的雲起才被雲家人找回來。
作為自己唯一的血脈,老太太對雲起是當真喜愛,可已經懂事了的雲起,根本就不是那麼好培養感情的。
那孩子繼承了雲家血脈中流淌的美貌與聰慧,小小年紀就通透不已。不過幾個月,就從下人口中的得知了父母死亡的前因後果,對她這個祖母,也就冷淡可想而知了。
僕氏有苦說不出,她沒有辦法得到孫兒的崇敬之情,可有些事,她還是不得不去做。
比如她心中,何嘗不知道以孫子的天資,當真只有京中勳貴氏族家的閨女才能匹配。她挑選的僕灃少女,卻連雲家下人的體面都沒有。
她們長相粗獷,行止莽撞,不識字,甚至連晉國的通用官話都不會說。跟別提什麼琴棋書畫管事當家了。
可她又有什麼辦法呢?
姑姑去世太早,根本沒有留下血脈。而自己,只有雲起這麼僅剩的一個孫兒,他本就與僕灃族不甚親近,待自己去後,誰還會看在她的面兒上,稍微對族人好一些?
血脈才是最可靠的,族人深信這一點,也只肯聽從流有她的血脈的子嗣。
雲家到現在還供著她,就是因為她那幾百萬亡國的僕灃人認可她的血脈。
雲家知道下一代家主必須是她的孫兒才能壓制族人不暴動,自己也知道,族人當真暴動,迎接他們的,不過是又一輪的屠殺,又一輪的滅頂之災。她是無論如何不願意看到那一天的。
但是,自己的血脈在雲家刻意安排之下,只會越來越淡薄,族人一味地承認她的血脈,可流有她血脈的雲氏後代對族人還無親近之感。長此以往,最後整個僕灃族,不過成為他們手上的工具耳,這是她接受不了的。
她從小跟著阿姆過著心驚膽戰的生活,直到進了雲家,才開始認字。沒有人幫她,她能為族人想到的出路,就是一代一代地強化雲家跟族人的關係。可她一介女流,在這裡孤立無援,雲家家主不逛纖細到她的族人,還牽連到晉國各大世家,朝堂上下甚至皇族勢力,她想要插手孫兒婚事,是何其艱難。
作者有話要說:
好了,我猜看到雲家這種狀況,又有人要說以楚域對女兒的寵愛怎麼會找這麼個麻煩的家族把女兒嫁過去。
但是這就是代溝的問題。
比如在我們,甚至女主來看,雲家情況就複雜得很。
可是在楚域來看,雲家的情況簡直太簡單了。
首先雲起因為有一部分僕灃族血脈的原因,畢竟成為雲家家主。而他又父母雙亡,也就是說,女兒嫁過去後就直接管家不用在婆婆收下討生活。
終於僕氏?
不好意思,一個亡國婦而已,跟奴隸沒有什麼兩樣。一點威脅都沒有,根本不用放在心上。相比起來,其他世家那種一家過去頭上幾座大山的,才叫麻煩。
而云起本人呢,首先人品是他親自考察過的,不管哪方面他都很看上眼。
再次,雲起因為身份的原因,哆嗦少少都會被看不起僕灃族的族人詬病,如此一來,安國府的支援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助力,這就好比拿捏住了雲起的小丁丁,讓他不敢不對女兒好。
但是其他世家中,想要找到身份高貴,木有婆婆,還能拿捏到他的短處,個人人品才能還能拿得出手的女婿,可不怎麼好找。
第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