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有個叫做明娟的女兒。
原本吩咐讓人徹查,可那太監一說,明娟公主死得太過慘烈,根本沒人敢上前去。而且公主死時留了遺書,那整個太和廣場都是她寫下的血書,沒人敢動。
皇上一聽女兒如此慘烈的方式留了血書,以為是有天大的冤屈。雖然他不記得自己有這樣一個女兒,但到底是自己的孩子,於是親自去了太和廣場。
待看到女兒的死容,以及讀完佔了半個太和廣場的血書後,年過五十的皇帝老淚縱橫。
他貴為一國君主,子女無數,只有喜歡的那幾個時常放在心上,其餘子女很少在意過。如今看了明娟公主的血書,便如一卷宮中歲月記錄冊,無奈滄桑,歲月磨人,字字句句,盡在其中。便是那些久經風浪,在宮裡翻手為雲覆手雨的總管太監們,也不禁潸然淚下。
明娟公主不受寵,接觸最多的永遠是宮裡那些無處不在的宮女太監們。要說她在宮裡多受冷待,甚至被掌事的宮女太監們欺凌,也不會有人懷疑。然而明娟公主提到有關太監宮女們,也十分淡然,並未指責遷怒,彷彿早就看透人性。
皇帝傷心完畢,繼而怒火中燒。叫來總領太監,道:“既是未有冤屈,為何自戕而亡?我兒可憐,說自己是唯一期望不能如願,到底是什麼心願,立刻查來。”
總領太監只得派人去查。
皇帝受了這頓刺激,回去便病倒了,好在太醫一劑藥下去,總算緩和了些。
不久後,總領太監便將查到的明娟公主的事報告給了皇帝。
原來明娟公主的生母已於一年前過世,明娟公主本人天性靈透,小小年紀卻早已看破生死。她唯一的執念,便是欽慕於王家公子。不久前,藉著明宵節的機會出了宮,親自向那位王公子表達戀慕之情。王家人大張旗鼓地接待了她,卻也被王公子委婉卻明確地拒絕了。王家公子說自己早有意中人,多謝公主美意。
公主回宮之後,親自秀了嫁衣,待嫁衣繡完,便留書自隕了。
得知前因後果,皇帝怒不可遏,再問王家公子,竟然是賢妃母家外甥。
他雖知皇女私自出宮還親自上男家門為自己求親,實在不合體表。但一想到女兒死狀,便心疼萬分,將所有責難,全部提到了王家身上。
賢妃無故被罰,六皇子也受了責罵。
王大人在朝上好幾日沒得好臉色,乾脆自覺地稱病告了假。
皇家女慘烈自戕,此事短時間蓋過了出雲公主舍臉求夫的風頭。原本也跟楚家沒有什麼關係,按道理過些日子,楚家便不再成為別人談資了。誰知明娟公主葬禮剛過,京城突然又出了一件事。乃是兩名書生,命討論明娟公主一事當街大打出手,還被抓進了官府。
兩個書生打架無傷大雅,偏偏,兩人打架時說的那些話,引起了旁人注意。
那便是:皇女尊貴,還是世家女尊貴。
晉國世家氛圍三個等級。
一等世家,便如王薛寧楚這樣傳承百年以上,且世代不曾離開政治權利中心的家族。
這些家族的女兒,哪怕是庶女,也高人一等,更別說嫡出的姑娘們。
而關鍵是,世家女從不入宮。公主們,卻求世家子求而不得。
這其中,明娟公主和出雲公主便成了代表。
總所周知,世家女不入宮,乃是皇家與世家之間的默契。皇家娶了世家女,母家勢力太大,對皇室很不利。而世家足夠尊貴,也根本不需要女兒入宮錦上添花,當然也捨不得女兒進宮吃那些苦頭。
可是公主們,想要嫁個世家子而嫁不得,卻不是什麼默契,而是因為,世家看不上。
第一,公主嫁人之後,會有自己的公主府,不用侍奉公婆,連丈夫納妾也不準。也就是說,如果公主無法生下嫡子或者嫡子不能成年,那麼這一房便是斷了後。
第二,也是最重要一點,駙馬不可出仕。世家子弟從小被家族培養,花費心血何其多,為的就是支撐家族保全基業。要是成了駙馬,那麼等於前程全部斷送。倘若公主看上的還是家族中最有出息的一個,那將是對這個家族一次嚴重打擊。
第三,也就是陰謀論了,皇家世家相互合作又相互對立。公主進門,因其身份尊貴全部來自於皇家,自然會向著母家。那麼,她會不會一開始便別有用心?有日日做賊沒有日日防賊的。公主進門,弊大於利。
這是多少年來的慣例,大家嘴上不說,心中明白。可如今被明晃晃地扯出來,那就不一樣了。
王家拒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