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明對趙文字來沒有什麼感覺,甚至在趙文剛到大王縣的時候還有些看不起他,覺得趙文年紀小,是個小毛孩,鎮不住場面,後來縣裡發生了那麼多的事情,黃耀明從心裡慢慢的就改變了對趙文的看法,而且趙文和其他的領導不一樣,他基本上不對你的工作指手劃腳,只有在犯了錯或者你自己找上門去要他負責批示什麼的時候,他才對你說幾句,而且也很講究語言用詞,從來不讓黃耀明覺得盛氣凌人。
“關於這場事故,我不想再說什麼,你負責這一塊,自己規範一下,想想不足,吸取教訓。”
黃耀明就點頭說是,趙文說:“從受傷學生家長那裡來看,他們心裡有氣,那是人之常情,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們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出了事,我們會怎麼樣?”
“是,縣長,我也覺得內疚,心疼……那你看怎麼辦?”
黃耀明覺得趙文話裡有話。
“你們不是已經給受傷的學生們一千五百元的經濟補助了?這次到法院起訴的這幾家人,孩子是傷的最重的,我看,不管二審的結果如何,你們都有必要再給這幾個孩子一些補助,畢竟傷和傷不同,人和人各異嘛。”
黃耀明一聽就說:“對,對,縣長說的對。”
“教育是教書育人的,作為教委是教育領導機構,學校和單個的家庭比較,相對而言是強勢的一方,他們在打官司,教委在這件事中就要有個姿態,要讓大家覺得你們是在認真的對待這件事的,是非常關心這些出事的孩子們的,同時也不能讓學校那裡背上思想包袱。”
黃耀明明白了,趙文就是讓自己再出錢,息事寧人。
他們那些家長鬧活來鬧活去的,不就是為了錢嗎,要是他們勝訴了,自己應當依照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