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向他們放開。不過,這本來就是實驗用的,日後用在修行中人身上沒有任何問題。同時,這也可以加強各個宗門、隱秘勢力對於姬慶的向心力,即使日後修行體系研究方面成果不會那麼多了,但是研究部的重要性也不會減小。
修行界的安排差不多完成了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打的差不多了,開始進入了倒計時。當然,一切在姬慶的控制之中。
36年中秋的之前,移民東南亞、南亞的工作已經完成,整片地區土著雖然還是佔著優勢,不過已經沒那麼明顯了。當然,差距的減小也要感謝日本人,沒有他們如此瘋狂的虐待、使用土著,也不會讓土著減少到現在這麼個數量。
現在的新加坡、越南、印尼、馬來、藏南的印度半島,可以說大部分地方,都是中國人的勢力範圍了。日後隨著發展,那些區域都會融入中國的版圖。至於土著,他們會有他們生活的地方,這一點上,姬慶還是可以保證的。
同時間,對於美洲的移民,已經進行了一個月。在美國分裂已成必然的情況下,在美國政府不得不與日本死磕的情況下,姬慶決定開始向美洲移民。
沒錯,是美洲,而不只是美國。
首先,姬慶向加拿大、阿拉斯加派出維和部隊,維護當地華人的利益。
然後,移民工作開始,同時向阿拉斯加、加拿大、美國三地運人。中國人大量湧入美洲,已經不是現在的英國政府、美國政府能夠阻擋的了得的。他們雖然看明白了中國的所作所為,但是他們無可奈何,只能兩眼垂淚啊。美國雖然找到了大殺器………原子彈的製造可能,但是開始研究之時才發現,光是原料方面,他們就無法完成原子彈的製造。別說準備靠著原子彈滅掉中國人的野心了,就是靠此打敗日本人也是不成。真正的悲哀,莫過於此。
姬慶準備向美洲移民兩千萬人,人口上僅次於白人,讓華人在美洲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加之有著中國這麼一個強硬的靠山,戰後華人分到的利益,那是絕對少不了的,而且是最為豐厚、肥嫩的一塊肉。
當然,不止這些,美洲移民除了北美,還有南美部分。不過,那裡姬慶準備北美利益取得之後,再開始移民。憑藉著中國舉世無雙的力量,巴西各國相信不會阻止這一切。拳頭夠大,的確非常好用。
阿拉伯帝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後,雙方開始了各方面的合作。而帝國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也得到了開發。當然,開發就需要人,當地的阿拉伯人顯然不成。本著尊重帝國民族習慣的考慮,中國開始在石油開發地區建立中國城,裡面會陸續入住大量的中國人,進行石油方面的開採、煉製工作。
隨著阿拉伯帝國石油、天然氣資源的開發,帝國境內會陸續的建立一個個中國城,直到所有的資源得到開發為止。
至於日後中國人是否會退出來,那到時候再說。
非洲也是一片不能忘記的肥沃土地,貧困落後是相對的,戰後中國就會對那裡進行開發。相信一定量的中國人進入,會讓當地快速的發展起來,非洲也將會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所在。
暫時就給未來的中國安排了這麼多可以移民的地方,沒辦法,誰讓中國人多呢,不得不做如此深思熟慮。至於中國人口數量,嗯,到了2000年,不用多了,能夠超過20億就行,咱們不能再給世界加重負擔了。
36年底,看著一切都差不多了,步上了正軌,姬慶覺得這次戰爭已經可以結束了。想了一下他所在的時空,那個歷史當中的二戰,可是要長的多。這個時空雖然打的早,但是結束的也早,損失就小了很多。當然少的那部分,一定不是歐美就是了。
12月29日,蘇德、美日同時間簽訂停火協議,宣告了二次世界大戰的正式結束。
不過,有些事情還沒有完,戰後世界格局徹底的得到了改變,而且還在繼續著。
蘇聯沒有美國、英國人的支援,戰後雖然保留了土地,但是也分裂了,形成了全新的三個國家,其中只有一個還保留著蘇聯的制度。
德國佔領的國家,也得到了獨立,德國又退回了他們的土地上。不過,德國也沒有失去什麼賠款等利益,相當於白打了,損失的只是人口方面。
英國不用再捱揍了,不用負擔蘇聯人的軍費了,但是他們的底子也耗光了。同法國人一樣,他們也失去了海外絕大部分屬國和殖民地。即使非洲那片土地,現在也輪不到他們說話了。
但是看看美國,他們又覺得自己很幸運。
美國在二戰結束前就陷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