跡所至,踏遍了雁蕩山的每一處奇峰怪石,秀嶺幽潭。七星洞,仙杖峰,羅帶瀑,能仁寺……哪一處沒留下二人的身影?
這一日,二人從大龍湫回來,老遠就看見歷四嬸站在梯雲谷谷前的山坡上,向這邊張望。
二人疾步上前,一人一邊,挽住歷四嬸的雙手。大魁埋怨道:“媽,都這麼晚了,你還在這裡等我們,小心再著了涼。”
歷四嬸道:“看不見你和連星迴來,媽能放心嗎?”
連星笑道:“四嬸,我們都這麼大了,會自己照顧自己的,您儘管放心好了。”
歷四嬸看著二人,臉上愛憐橫溢,道:“你們多大?就算到八十了,在四嬸眼裡,你們也是小孩子。”
連星笑道:“說著說著,就把您自己說老了。大魁,你看,四嬸真有白頭髮了。”
歷四嬸白了連星一眼:“四嬸都這麼大把年紀了,能沒有白頭髮嗎?臭小子,趕緊回家吧,飯都涼了。”
三人攜手走回家中,坐在飯桌上,連星看了看上手那空著的座位,問道:“四嬸,四叔又外出辦事去了?”
歷四嬸道:“可不嘛,這些時候,世道又亂,你師祖用別人不放心,只好讓你四叔去了,畢竟你四叔長期在外,經驗豐富一些。”
連星道:“聽說孫中山孫先生被北京的段祺瑞和廣西的督軍陸榮廷給排擠走了,是否真有其事?”
歷四嬸道:“是啊,孫先生就是被那兩個軍閥給擠走的。我也是聽你四叔回來的時候偶然說起,現在時局太亂,這二十年裡發生了多少大事啊。”
大魁和連星坐在一邊聚精會神地傾聽。
只見歷四嬸掰著指頭,一一數來:“先是你和大魁出生的前一年,那一年鬧起了拳匪,義和團,紅燈照,死了多少人!第二年八國聯軍侵入中國,洋鬼子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過了幾年,宣統帝退位,大清終於垮臺了,老百姓終於可以過幾天安穩的日子了。可誰知袁世凱又想當皇帝,搞復辟,被護國軍打敗了。但不到一年,張勳領著辮子軍進了北京,想把宣統再扶上皇位,又讓段祺瑞給打跑了。整個天下就落到那幾個大軍閥的手裡了。孫中山先生一氣之下離開廣州回到上海。現在整個中國都亂了,誰有槍誰就是爺爺。
“咱們這裡天高皇帝遠,誰也管不著,咱們只盼祖師爺保佑咱們多吃幾年太平的飯吧,別的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哎!”說完嘆了口氣。
大魁道:“媽,吃飯,想那麼多沒有用,這國家大事也不是咱們操心的事。”
連星道:“怎麼不是?你沒聽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匹夫就包括你和我。”
大魁道:“我比你大,我是老匹夫,你比我小,你是小匹夫,國家興亡,小匹夫有責。你不用吃飯,你就興亡去吧。”
歷四嬸笑罵道:“倆人說不了幾句就鬥嘴,趕緊吃飯。”
連星和大魁對視一眼,哈哈大笑。
第十一章 鑰匙
這一日,搬山老祖歷開山心血來潮,命人傳來連星和大魁,親自在老祖堂考較這二人的武功進境如何。
搬山派歷來是十年一次大較,搬山派七大弟子各自派出自己門中的佼佼者,在議事廳一決雌雄,大較一般都在每年的冬天舉行。
連星和大魁雖然分別掛名在金壽陽和歷彪名下,但他們二人所練之武功道術基本都是歷開山所傳,歷開山對二人疼愛愈加。
這次為保連星和大魁比武獲勝,歷開山督促甚嚴,是以才有今天提前考較一事。
歷開山傳授大魁的基本都是本派中一些威力甚大的硬功之類,而傳授連星的就是得自茅山神術中的奇門遁甲,陰陽術學,旁門左道。
二人所學並不相同。
連星和大魁早早來到老祖堂中,偌大的老祖堂中只有搬山老祖一人。搬山老祖已經鬚眉盡白,盤膝端坐在蒲團之上,雙手垂在膝前,手指乾枯如木。二人一起上前,施了一禮,齊聲道:“見過師祖。”
歷開山擺了擺手,道:“上次本派比武大會你們二人還小,未曾趕上,這次大會就可以看出你們這些年到底有沒有用心學功夫。”頓了一頓,道:“大魁,那十三太保橫練就不用看了。練了這麼多年,肯定不會太差,頭兩天師祖教你的那獅子吼練得如何了?表演一下,給師祖和連星看看。”
大魁點了點頭,抱拳一揖:“請師祖指點。”
當下氣沉丹田,猛地張口一聲長嘯,嘯聲宛若龍吟,在老祖堂中來回激盪。
歷開山轉頭看看連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