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下來,還不是得怪到我崔老道的頭上?他忙說諸位別亂,聽老道我唱兩句,此刻觸景生情,唱起當年火燒望海樓的事,只聽崔老道唱道:鬼子樓高九丈九,眾家小孩砍磚頭,一砍砍進鬼子樓,五月二十三起禍頭,城裡城外眾好漢,天津衛的哥們兒要報仇,手拿刀槍劍戟,斧鉞叉鉤,柺子流星帶斧頭,一齊奔到望海樓,殺聲猶如獅子吼,抓住鬼子不放手,一刀一個不留情,從此惹下大禍頭……大清國還沒倒臺的時候,河口上有一座洋人蓋的教堂,教堂裡收留盲童,老百姓們不知內情,風傳說洋人專挖小孩眼珠子,有些人信以為真找上門去鬧事,引發了很大的流血衝突,洋人開槍打死了知縣隨從,亂民們一擁而上燒教堂殺洋人,洋人軍艦直抵入海口,逼著清廷查辦此案,官府只好連蒙帶唬,抓了二十個混星子,說是打幾下板子揍一頓讓洋人出了氣就行,然後給你們銀子,結果在夜裡把這二十個人都拉到街上砍了頭,雖然是半夜,城裡的那女老少聽到訊息都來觀看,以前會評彈的民間藝人連說帶唱,表的就是這段事蹟。

崔老道一邊唱一邊想著自己的倒黴事兒,家中少有老下有下,張著嘴等米下鍋,他這一死可讓那幾口人怎麼活,怕是“夜盜董妃墳”的報應來了,也悔恨自己見財起意,跟劉大嘴去給傻少爺操持白事,要不然怎麼能稀裡糊塗地下了大獄,他心中傷感,越唱越是悲切,把周圍那些人都聽得跟著掉眼淚。

這時候卻聽腳步聲響,有些獄警走過來,為首的一個獄警拿警棍敲打鐵柵:“誰在那嚎喪呢?現在都民國多少年了,怎麼還唸叨前清的事?我告訴你們這些人,上面已經把事兒查清楚了,沒那麼嚴重,現在就把你們都放出去,回去之後都給我老實點,別在街上亂逛了。”

眾人本以為此番必死無疑,沒想到突然聽到這麼個訊息,如臨大赦,個個喜出望外,等牢門一開啟爭著往外跑。

崔老道是最後進來的,離門最近,一轉身就能出去,他急著回家,一看牢門開啟了,趕緊往外擠,腦袋還沒探出去,就讓那獄警給推倒在地:“誰也不許擠,一個一個走。”

崔老道見身後那個人,從他身上跨過去,一溜小跑地出去了,急忙掙扎起身要再往外走,誰知那獄警跟他過不去,還沒等他把腳邁出去,又讓人家推回了牢裡,崔老道莫名其妙,心裡有種無助的恐慌,問道:“爺臺,老道沒得罪過你啊,咱們往日無怨近日無仇,怎麼讓別人出去不讓我出去?”

那獄警說:“你這牛鼻子老道剛才在這妖言惑眾,唱什麼官府要拿無辜百姓的性命頂罪,你還想出去?”

崔老道一聽原來是這麼回事,想哭都找不著調門兒了,心裡這份後悔就別提了,你說讓人家抓進來老老實實待著多好,也不知怎麼讓鬼崔的非唱那段《燒河樓》,如今官府哪管平民百姓死活,在監獄裡死個人,跟死個臭蟲沒什麼兩樣,抬到西關亂葬崗就填了萬人坑,這幫穿官衣兒的給你胡亂安個罪名,便可以請功領賞,如果這次被留在牢裡,再也別想活著出去了,他苦苦哀求那位獄警:“爺臺,您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佛面看道面,千萬要高抬貴手啊……”

那獄警根本不搭理崔老道,而獄中其餘的人,則爭先恐後往外擠,一會兒工夫跑了個乾乾淨淨,崔老道欲哭無淚,只好自認倒黴。誰知那獄警過去把崔老道扶起來:“道長,我常到南市聽你說《精忠岳飛傳》,我都聽上癮了,剛才是救您一命,您可不能趕著出去挨頭刀啊。”

崔老道越聽越糊塗,仔細一問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兒,原來官府要處決八個人頂罪,假意把這些人都往外放,最前邊擠出去的八個人就該死,到外面讓人家五花大綁捆個結實,二話不說拉到法場就地正法,請大令過來斬首示眾,此刻這八個人已經全被砍了腦袋。民國時的死罪一般是槍斃,大令相當於部隊裡的劊子手,專砍軍閥部隊裡的逃兵,這回要平定局面,所以沒槍斃,而是請軍閥的大令梟首。

這獄警姓楊,名叫楊以德,排行第二,人稱楊二爺,大小是個頭目,也愛聽崔老道說書,不忍看崔老道稀裡糊塗地成為刀下之鬼,這才把他攔住。

救命之恩,恩同再造,崔老道千恩萬謝,辭別楊以德回到家中,從此跟楊以德兩個人經常走動,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他仍是擺攤兒算卦餬口,這輩子沒少吃苦,不想讓後人再學他的本事,託楊以德幫自己兒子找位師傅,正正經經學門手藝,將來可以自食其力,絕不能再跟他一樣吃江湖飯了。

楊以德這人長得面相不好,但是是個熱心腸,找到一位手藝高明的木匠,讓崔老道的兒子去做木匠學徒。那年頭當學徒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