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嚮明理的一個表叔,那種在嚮明理爺爺那輩就分出去的親戚家的表叔。
但不論怎麼說,大家都是姓向的,也就有了一定的信任感。
而向天南這麼多年來,也的確對得起向家的信任,雖無大才,但也還堪重任。聽話,忠心,這才是向家看重的地方。
可是前幾天,嚮明理在檢視人事部的人員調動的時候,突然發現一個詭異的地方。
公司裡連續三個副主管的調任,都是在沒有經過向家現在的主事人向啟明,也就是嚮明理的父親的任命下進行的。
雖然這只是三個不怎麼起眼的小部門的三個副主管,如果放在平日,嚮明理說不定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
可是在藍執盈的提醒之後,嚮明理簡直有點草木皆兵的感覺。
然後,嚮明理沒有放過這個小事情,暗中調差了一下。而這次調查,簡直讓嚮明理背生冷汗。
天皇的安全部門現在除了明面上的主管,其他幾位副手居然都不是向家的人。而財務部,這麼重要的地方,居然也進去了幾個嚮明理根本不知根知底的人。
要知道嚮明理十五歲開始,就被向啟明帶領著參與公司事務的抉擇。向啟明也早就說過,等嚮明理大學畢業就直接將公司交給他打理。
所以這種重要的事情,向啟明自然不可能會瞞著嚮明理。因為擔心出什麼事情,嚮明理也裝作不經意的詢問過父親公司人員調動的事情。
可是這些半年來由向啟明簽發了人事調動決議的人員調動,向啟明居然一點印象都沒有。
這是一個導火線,更是一條指引向明理找到事情真相的線索。
原來嚮明理還以為,這不過是公司股東們有點想要強出頭的小苗頭,甚至還打算好好的排查一下公司所有的股東。
可就是這個舉動,讓嚮明理心裡更加冰涼了。
像是天皇這麼大的公司,又是上市的股份制公司。向家自己掌控著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還有百分之十六的股份掌握在向家能掌控的人手裡。那些人基本上是以向家馬首是瞻,就算想要賣掉手裡的股份,也會以向家為第一選擇。
一開始,嚮明理是真心沒覺得在這事兒上能出什麼大問題。
可是等嚮明理得到公司全部股東的名單時,看到的卻不是那些熟悉的名字。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的確還在向家人手裡。
可是另外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已經有百分之十五的更換了持有人。
這些並不會改變天皇掌權人的股份交易,自然不會引起公司內部人員的主意。
可這個時候,嚮明理不得不主意。
嚮明理一方面調動公司那些死忠於向家的人,另一方面也沒忘私下找了私家偵探。
而結果是驚人的。
有人要對天皇出手了,不是想要搶奪天皇,而是想要弄垮天皇。
從這件事兒上,嚮明理看到了某些事情的苗頭。
向家能在這些年坐穩娛樂圈領頭羊的位置,向家人自己的努力是一方面,還有另外一方面自然是因為向家有後臺。
而那個後臺,自然是鄧婉如的孃家。
鄧婉如出身的那個鄧家,雖然只是一個分支,但是能量還是有的。向家給鄧家提供往上爬的資金,鄧家為向家提供保護。
這也是這個圈子裡,很普通的一種生存狀態。
自前年嚮明理的舅爺,也就是鄧婉如的父親去世後,這種關係中雖然親情的分量少了許多,但大家也算是合作愉快,沒有什麼齷蹉。
畢竟當年鄧婉如的母親,也就是嚮明理的舅奶奶,在生完鄧婉如之後就因身體衰弱早早去世。
鄧婉如和上面的幾個哥哥年齡差距也在十歲以上,更何況從小鄧婉如就被送到寄宿制的女校去上學,和家中的幾個哥哥之間的感情,也就不能指望有多深厚了。
但是畢竟血濃於水,在沒有利益衝突的情況下,和平相處互助互利還是可以的。
可是今年,鄧婉如的大哥鄧建軍參選失敗,失去了在西北主政一方的資格。而且在嚮明理的細查之下發現,還不小心得罪了某個大家族的人。
鄧建軍只是今年失敗,但還有明年,後年,甚至還有更加優秀的兒子。
只要鄧家不敗,那麼鄧建軍就還有機會。
而鄧建軍有機會這樣的事情,自然是鄧建軍的對手絕對不想看到的事情。
向家簡直可以說是無妄之災,向家為鄧家提供政治資金這種事情,在他們這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