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部分(1 / 4)

小說:唐醉 作者:竹水冷

再了沒能力阻擋唐軍的攻擊。聽到唐軍登陸的訊息後,他是想到過逃跑,但理智還是覺得應該留下來,與唐軍決一死戰。

最終他還是沉著下令,給築城的勞工發放武器,並令中臣鐮足全面負責近江城的防衛。中臣鐮足是中大兄最信任的大臣。當年正是他的鼎力支援,中大兄才有可能在政治中嶄露頭腳,取得政治地位。十幾年前,中大兄皇子、中臣鐮足等人聯手暗殺了倭國權臣蘇我入鹿,並消滅了蘇我氏家族勢力。一舉改變了倭國的勢力分佈,倭王開始全面掌控權力。中大兄在中臣鐮足的支援下。在孝德、齊明兩朝,透過種種手段清除了有間皇子等政治實力派,威望日益見長,成為倭國內最有權勢的人物。

在齊明朝時候,中大兄一力促成了兩次遠征,一次是徵蝦夷、肅慎。還有一次就是出兵百濟,與百濟聯軍一道抵禦大唐與新羅聯軍,結果是前一次大勝,後一次慘敗。倭水師六百餘艘戰船在白江村海域與劉仁軌所領一百餘戰船對戰,結果差不多全軍覆滅。怕遭遇唐軍登陸的攻擊,中大兄下令在靠近安東一側的倭本土上,修築防衛工事,設定水城、烽火、防人,作為國土防衛政策的重要一環。並努力發展國力,除派出大規模的遣唐使團從大唐學習技術外,還有國內開始一系列的變革,史稱“大化革新”,倭國內局勢開始穩定,國家實力慢慢增長。

但怎麼也沒想到,就在中大兄努力想發展國力時候,大唐對其發難了,要求倭國賠償白江村戰役的損失,並強令其除“日本”國號,及“天皇”尊號,大唐這近乎汙辱的舉動引起了倭國上下的強烈反對,中大兄最後聽從了手下大臣的勸諫,回詔拒絕了大唐朝廷的要求,但沒想到,大唐馬上就下達了討伐倭國的詔令,舉大軍渡海攻擊了。更讓中大兄沒有想到的是,唐軍並沒有從佈置了重兵的北面方向攻擊,而在他們都沒想到的難波外海,也就是倭國幾乎沒有防備的南面對他們展開攻擊,而將主要精力放在北面的中大兄和手下大臣,直到唐軍登陸了,才發現他們手上已經沒有了足夠對抗唐軍攻擊的力量,只能倉促地組織起防守近江的倭軍及勞工,還有平民對抗唐軍的“入侵”。

精銳的唐軍戰力豈是倭軍可以相比的,抵抗的倭軍瞬間潰敗,在收到倭軍潰敗的訊息後,中臣鐮足等大臣也馬上規勸中大兄先一步逃跑,逃到北面去,停靠那裡的十數萬軍隊反撲,將唐軍趕出倭國去,但中大兄卻一直猶豫不決。

三年前,中大兄才將倭國都從飛鳥遷到近江,並在近臣中臣鐮足的主持下,大規模修建近江城及難波宮,只是倭國國力有限,雖然派出的遣唐使團學到了不少建築技術,並有大唐工匠的直接支援,但他們依然沒辦法在幾年內將近江城修建完畢,這也使得唐軍在攻擊近江城時候,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就攻入城內。中大兄於九年前開始攝政,但依然以皇太子身份自居,直到兩年前,才即位為王,自稱“天智天皇”,並推行一系列改革,遷都近江,頒佈了《近江令》,努力提升國力。

可以說近江是他所有的希望所在,放棄近江,往北逃跑,不但他這些年的努力全部化為泡影,而且聲望會從峰頂跌到谷底,對眾臣的駕馭能力也會弱很多,幾年內再也沒辦法恢復這份威望,這些顧慮使的他遲遲下不了逃跑的決心。也就是他的遲疑,讓他及手下的大臣失去了最後一點點逃跑的機會。

就在中大兄在中臣鐮足等親信大臣的勸慰下,猶豫著要不要逃跑之際,唐軍已經殺到了難波宮外,並且以迅猛之勢開始攻城。唐軍的喊殺聲已經傳到宮內,這讓中大兄及手下大臣大驚失色,中大兄也不再猶豫,對中臣鐮足吩咐道:“那朕就將近江的所有事務交付給你,希望你能守住難波宮,將唐軍逐出近江,朕馬上將率領大軍過來支援!”

“陛下一路小心!”中臣鐮足一副堅定的樣子對中大兄說道:“臣一定不負陛下所望,全力抵擋唐軍的攻擊……”

但中臣鐮足的話還沒說完,一名近侍連滾帶爬地衝了進來,跪伏在地,大聲哭訴道:“陛下,唐軍已經攻進王宮,正往這邊殺過來……”

“啊?!”所有人都驚呆了,誰也沒想到唐軍的攻勢會這麼猛,轉眼間就殺到王宮中來。守城的近兩萬軍士,還有數萬臨時接著的人馬,怎麼就沒能阻擋住唐軍的攻擊,哪怕一點點的阻擋呢?唐軍好像是入無人之境般,直接就衝到王宮附近的。那費了數萬勞力修築的城牆難道就是擺設,對唐軍沒有絲毫的阻擋能力嗎?想到這,中大兄和手下的群臣們都黯然神傷。

因為中大兄召叢集臣議事的宮殿離唐軍以炸藥包炸開的城門較遠,那猛烈的爆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