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做殊死一搏。
不得不說,他們勇氣可嘉,可是,南洋人也別忘了,他們面對的是太平軍的重灌步兵,而這些重灌步兵本來就是專門用來對付南洋軍的,即使南洋軍處在巔峰狀態,他們也不一定能敵得過太平軍的重灌步兵,更何況是現在,他們已是一群殘餘,那更不可能是太平軍的對手,也許太平軍只要一個來回的衝鋒,他們就直接垮掉了。
儘管如此,曾國華還是準備慎重以待,他不能因為敵人弱,就格外輕視,因為他明白。狂妄自大往往是要付出代價的。
所以,當南洋軍衝來的時候,曾國華的眼中精芒一閃,然後只見他的右手緩緩舉起,接著再慢慢落下,最後。他的牙縫中擠出一個字:“幹”。
言畢,他挺起手中的大刀,直指阮天義。
而他身後的重灌步兵也按照隊形展開,並擺好了陣勢,弓箭手拉滿弓,盾牌手支起了護盾,眾軍將都挺起了手中的武器。
他們等著獵物自己送上門來。
而兩軍之間的距離並不遠,按照南洋軍奔跑的速度,只不過眨眼的功夫便到。用不著招呼,兩軍狠狠地撞在了一起。
再然後,就聽見砰砰砰;唰唰唰,嗖嗖嗖,噗噗噗的聲音不斷想起,接著便是喊聲一邊,罵聲一片,嚎聲一片。而伴隨著這些的是血,鮮紅的血。鮮血四濺,身體部件橫飛,屍體成排成排地倒下。
場面血腥而又混亂,空氣中瀰漫著各式的氣味,身在戰場中的每一個人心中,在這個時候想到的只有兩個字。生與死,不是生就是死。
而這哪裡是人間,這完全是煉獄,這裡已沒有人性的思維,只有獸性的暴發。唯生唯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由不得人猶豫,由不得人仁慈,所有的人都是這部戰爭機器上的齒輪,一切行動已不受自己控制,只要機器轉動,就得隨著轉動。
這就是戰爭,這就是冷兵器的廝殺,格外的真實,格外的恐怖,也格外的殘酷。
當一刀砍下對面人的頭,甚至來不及多想,自己的人頭恐怕也要落地。
事實就是這麼殘酷。
而這場戰爭的過程卻並沒有令曾國華感到意外。
因為,這本就不是對等的戰爭,太平軍佔有裝備與力量上的優勢,南洋軍哪裡會是對手,所以,與其說這是太平軍與南洋軍的戰爭,到不如說,這是太平軍單方面的屠殺,對南洋軍的屠殺。
而直接的力量展示,無異是太平軍的重灌步兵直接碾壓過可憐的南洋軍,當者披靡。
在如此強大的力量面前,南洋軍怕了,膽寒了,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還能憑藉著那一股銳氣稍做抵抗,但是,很快,他們的意志就被這種絕對的力量給摧垮了。
戰爭形勢呈現出一面倒的態勢,南洋軍抱頭鼠竄,太平軍銜尾而殺。
這一殺,直殺得南洋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而南洋軍在這樣的狠殺之下,不住地告饒投降,他們是人,也怕死。
是人都會怕死,特別是死亡還離他們如此之近的時候。
也許投降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而除了投降,他們更是別無選擇。
所以,太平軍與南洋軍的這一戰,來得快,結束的也快,南洋軍本就是殘軍,在強大的太平軍面前,他們就是羔羊,待宰的羔羊。
最後,這隻羊為了避免成為太平軍這隻狼的盤中之餐,只能是低下那已經昏亂不堪的頭顱,任由太平軍處置。
而太平軍顯然就是最後的勝利者。
此次戰鬥,南軍殘餘總計有四萬人左右,太平軍一共斬殺二萬一千人,另有一萬九千餘人選擇投降,如果再算上先前在大火中喪生的六萬南軍。
阮天義這次帶來的十萬大軍已是全軍覆沒,片瓦不存。
而太平軍則是克盡全攻,大勝這一場。
不過,唯一有點遺憾的是,阮天義跑了。
阮天義趁亂跑了。
曾國華原以為這傢伙還算是個坦蕩的君子,但從後來的情況看,他只是一個卑鄙的小人,當然,這只是從人性上來分析,如果從為將之道,從大的方向來說,也許阮天義選擇逃跑,似乎不應該受到苛責。
因為,一將功成萬骨枯,歷來功成名就之人,哪一個沒用無數鮮血與犧牲來染紅自己的軍功章,而他們,看重的就是最後的勝利。
而且,後世之人也只會記住那些勝利者,誰會去掂記那些失敗的傢伙呢,誰又會去計較在這個過程中流了多少血,死了多少人呢。
或許,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