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的黃旭自從到達大坂之後,也同樣沒有閒著,他一直關注著前線戰事的情況,不過,還好,前線無大事,黃旭心情也很不錯。
而按照李秀成一直以來的回報,前線的形勢都是非常的樂觀,估計不日就可拿下京都。
黃旭被這種勝利的氣氛感染著,一直都很高興,他是滿懷期冀地等著這勝利一刻的到來。
可是,到最後,勝利是等來了,但這勝利來的卻不是很完美,至少與黃旭心中的期待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黃旭等來的雖是拿下京都的好訊息,但日軍主力卻溜走了,看起來是個不錯的結果,實際卻是太平軍輸了一籌。
面對這樣的結果,黃旭著實有點高興不起來。
可是。結果就是結果,不高興也只能不高興,結果卻必須接受。
而在鬱悶了好一陣之後,黃旭這才收起心中所存的那點不高興,著手準備率軍進入京都。
一切都只能到了京都再說了。
而在稍作準備之後,黃旭便連同李鴻章。東方不惑等人一起率領後援大軍趕到京都城與李秀成所部匯合。
經過急行軍,很快,黃旭等人便進入了京都城。
入城坐定之後,李秀成便將中日雙方交戰的細節又向黃旭做了詳細的彙報,末了,他又向黃旭請罪,說是對於日軍逃脫一事,他甘領責罰。
李秀成是個高傲之人,就這麼被伊藤博文擺了一道。他除了懊惱之外,更覺得顏面無光,黃旭如要施以處罰,那他必定是心甘情願地接受。
可是,黃旭卻不會處罰李秀成,畢竟,既定的目標已經達成,京都城也已在太平軍的掌握之中。李秀成並沒有做錯什麼,不但無錯。而且有功。
如果嚴格說起來,進佔京都之後,李秀成就算是完成了任務,這可記一功,而如能打掉日軍主力,那可再記其一功。而日軍逃脫,那也只不過是讓李秀成的名字在功勞薄上少出現一次罷了。
說穿了,也就那麼回事。
而李秀成見黃旭不罪,只能感激地謝過。
然後,黃旭又問起日軍此時的動向。
李秀成便又說。他在攻入京都之後,便已派人對日軍進行了追擊,但是,日軍就象是兔子,跑得很快,太平軍在追出好幾十裡地之後,堪堪才追上日軍斷後的大軍,雙方經過一場激戰,太平軍全殲了日軍的斷後大軍,但是,就是這麼一耽擱,太平軍就再也無法再追上日軍主力了。
於是,太平軍便只能迴轉京都,再作打算。
而黃旭將一切瞭解清楚之後,便命令大軍略作休整,二天之後,再繼續前進,他們的下一下目標是名古屋。
只不過,黃旭等人此刻並不知道,名古屋已經一座空城,日軍已經直接撤退到日本國的心臟…東京了。
與此同時,就在太平軍朝名古屋進發之際,明治率領的先行大軍也已經抵達了東京。
他們這一路來真是趕得急,也許這就叫亡命而逃呢。
而直到抵達東京之後,明治的心才安定了下來,他在稍作歇息之後,便發出一道道命令,直接將整個東京都緊急動員起來,他明白時不我待的道理,在太平軍到來之前,明治必須抓緊時間加強東京的防守。
就當明治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伊藤博文率領的日軍主力也是安全地撤回了東京。
這讓明治非常之欣喜。
他當晚就舉行豐盛的晚宴,慰勞這些飽受捱打之苦的日軍將士。
而晚宴過後,明治又與伊藤博文進行了單獨的談話。
他們談論的核心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防守東京。
“此次大軍主力能夠安然無恙地撤回東京,伊藤君當記首功。”明治稱讚道。
這是明治的肺腑之言。
“陛下言重了,這是臣的責任,況且,此次大軍主力能夠全身而退,完全是仰仗陛下的天威,臣不敢居功。”伊藤博文謙虛地道。
將功勞歸之於明治,這馬屁拍得的確是有水平。
明治聽聞此言,很是高興,內心更是無比受用,他覺得這伊藤博文太會講話了。
“伊藤君過謙了,你所做的一切,朕都會記住的,等戰事結束,朕必有重賞。”明治滿面春風地道。
他是好久沒有這樣高興過了,這一次,伊藤博文可真為他長臉了。
“謝陛下!”伊藤博文跪下謝恩道。
“罷了,伊藤君,起來吧,今晚單獨將你留下來,朕是有些事想與你合計合計。”明治的